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256330
大小:33.1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2-09
《探讨城市群发展土地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城市群发展土地规划 摘要:土地资源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城市群在面对中部崛起、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大好机遇,更应合理高效地进行土地利用,挖掘土地价值,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本文从**城市群的土地资源概观入手,分析现有土地开发利用存在问题,明确了省域中心城市群的土地规划重点。 关键词:管理学土地利用**城市群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作为湖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先进地区。XX年12月14日,**城市群获批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更为三市发展
2、提供了一次新的机遇与挑战。土地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更应该抓住机遇,加强土地规划和利用,为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提供保障。省长周强就指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土地管理改革。加紧研究制定**城市群土地管理改革方案,真正把**城市群建设成为我省土地使用和管理创新的先导区” 一、**城市群土地资源概况 **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XX、**、XX三市。面积2.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3.8%。三市沿湘江成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聚不足40公里,结构紧凑。其土地资源呈现了几大特点。 1、地形地貌多样,丘岗比重大
3、 **三市地处我国地貌第三季阶梯向东南丘陵过度地带,东北高西南低,山、岗、丘、平原地貌类型齐全。地貌类型决定土地的基本构成,**地貌类型构成以丘、岗、平为主,兼有山地、水面.丘岗平地面积179.18×104hm2,占区域总面积的63.79%。 2、土地适宜性广,自然生产潜力大 **地区山地与盆地分异明显,丘岗多为红岩丘陵和网纹红土丘岗、河谷平原比较发达、水源充足、光热丰沛、微地貌类型多样,土壤以红壤为主、兼有水稻土、紫色土等多种类型,森林覆盖率达到54.7%,具有较强的环境承载能力。整个区域土地资源具有类型多样、
4、组合类型多样、土地适宜性广泛、土地质量等级较高、自然生产潜力大等特征。 3、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水平较低 三市目前的土地总面积是280多万公顷,但人均土地面积只有0.23公顷,为全国人均水平的29%,全省人均水平的73.1%;三市人均耕地只有0.77亩,只有全国人均量的42.27%,全省人均量的87%。 二、**城市群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分析 1、土地开发规模大,用地布局不合理 **城市群是湖南经济最发达、城镇最密集的地区。三市的土地开发在近几年达到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全省近年来土地供应量偏大,三市的都兴起了以发
5、展为目的的“扩城”运动,但是产业与用地布局不合理。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城市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占25%~30%,居住、商业用地占50%~60%为合理。虽然,近几年,三市已建立了3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2个国家产业基地,但**三市的工业用地指数明显偏小。以XX为例,XX年《中国50大城市土地市场研究报告指出》,在新增用地项目,工业项目用地仅占14%。 2、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粗放经营。 土地利用效率低现象,不仅在**城市群存在,在全国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在我国城镇用地中,有大约8%的土地(约2670平方公里)属于闲置用地,还
6、没有被开发,而低效利用的土地则更多。XX年,城镇用地扩大了,农村建设用地却没有减少,建设用地规模扩大速度过快。从2000到XX年,我国农村人口减少了7000多万,而村庄用地却增加了4340平方公里。 三、省域中心城市群的土地规划重点 从XX年1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从立法宗旨、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等方面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规划。新型的**城市群将构建省域中心城市组群—区域次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建制镇四级结构。城市的发展是需要大量土地资源投入,一般来说,城市化水平提高1%,就将占用8000k
7、m2的土地。为了充分体现**城市群“两型社会”的特点,土地资源应该就四级结构,特别是省域中心城组群进行分类规划和开发利用,实现合理的发展容量控制。 图1**城市群构建规划图 省域中心城市群,即**城市群核心地区,是一个由长、株、潭三市城区和若干紧密关联的周边组团构成的多核组团式中心城市,共同承担省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城市群核心地区的空间结构框架规划确定为:“以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背景,以**北、西南、东南三个功能区为主次核心,三市结合部金三角地区为绿心,突出**北核的核心地位,城市中心组团、片区组团和小城镇发育相对
8、完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发达,各类空间协调发展,区域整体功能互补契合,生态循环良好的特征型、网络型的城市化地域,概括为‘一主两副环绿心’的空间结构”。 作为核心区域,在土地规划利用上首先就要有前瞻思想,高标准严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要弱化“大生产中心”的概念,重点培养“大都市”概念,结合三市的产业布局,巧用自然的地形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