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模式的探讨

滇中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模式的探讨

ID:38646099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7

滇中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模式的探讨_第1页
滇中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模式的探讨_第2页
滇中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模式的探讨_第3页
滇中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模式的探讨_第4页
滇中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模式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滇中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模式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滇中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模式的探讨杨东于(1107079099)摘要:滇中城市群是云南省最重要、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也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增长最快,竞争力影响力较强的地区之一。站在促进西部发展的高度,从带动全省快速发展的角度,明确滇中城市群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职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滇中区域各城市之间的协调合作,最终实现滇中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高效提升。关键字:滇中城市群枢纽网络模式昆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城市群单中心发展模式被打破,以重要港口城市为枢纽,交通路线为网络的枢纽—网络结构作为一种特殊城市区域空间发展模式被提出来。随着滇中经济区经济发展水

2、平的提高及交通网络的形成,工业布局和区域开发逐步成现出网络开发模式。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1城市—区域均匀度测度方法借鉴城市均匀度指数模型,该模型将空间面积的不均衡程度纳入公示其基本算法是某一指标占总量的百分比与空间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的乘积的平方根的和,即设区域中每一个政府单元的某一指标为Xi(i=12…n)辖区面积设为Si(12…n)NI代表均匀度指数,yi代表每个区域单元指标占区域总指标的比重与每个单元辖区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乘积,NI范围0—1,当NI越接近1越均匀,越接近0则越集聚。1.2城市—区域经济集聚力测试度方法在研究滇中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中,应对滇中城市群经济发

3、展的集聚力做一个初步的了解。当计算一个区域经济的集聚引领作用时,可以把研究区域分为核心地与腹地,核心地与腹地之间的人均GDP的比值为指数R,R=rc/rc-(2)R代表研究区域的核心地与腹地之间人均GDP的比值,rc代表核心地的人均GDP,rc-代表腹地人均GDP,若两个年鉴之间的指数R上升,就反映核心地区处于快速增长的集聚阶段,经济发展的空间还比较大,当两个年份R值下降,则反映出核心地集聚力处于辐射发展阶段,经济活动开始向周边扩散。2滇中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发展实证,选择2012、2011两个年份滇中城市群的数据进行观测,根据公式(1)进行均匀度指数测度,均匀度指数NI的范围1如表

4、所示,2011年和2012年均匀度指数的平均数均属于高位值,最低值0.906也接近1。表明滇中城市群处于均质发展的状态。表120122011年各指标NI值与平均值年份GDP财政收入固定投资平均值20120.9420.9150.9070.923120110.9420.9270.9060.925数据来源于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曲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玉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滇中城市群核心增长极—昆明是国家的重要交通枢纽,是滇中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根据城市—区域经济集聚测度方法将其作为核心,其余四市为腹地,分别计算2012、2011年的R值,由表2知20

5、11年R值=1.6,2012年R值=1.7,两个年度的R值呈现上升的趋势,表明昆明市经济活动集聚力继续加强。发达的城市交通网络促进了城市各种“流”的出现和运动,在城市群发展中实在且悄无声息的改变着空间发展格局。滇中城市群以连接曲靖——昆明——楚雄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等交通设施为依托,重点发展中央商务、先进制造业、生物制药、重化工等产业,成为滇中城市圈连接黔桂、珠三角拓展缅印巴的重要轴线。以连接武定——昆明——玉溪高速公路和铁路等交通设施为依托,建设具有绿色生态、科技文化创新和休闲经济走廊三大功能的纵向主发展轴,成为滇中城市圈向川渝腹地、长三角地区发展、向越老泰柬辐射的重要轴线。 以环

6、滇中城市的公路网、铁路网和轨道交通网的建设为基础,构筑“极核圈层”、“带动圈层”及“辐射圈层”三大圈层结构,加快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形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3滇中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发展模式探讨昆明市作为滇中城市群核心增长极的区位实力已经显现出来,但增长极区位优势不够明显,还未形成极核效应,昆明还需要加强集聚发展,加强极核增强中心度,以强集聚力形成强外溢和强辐射力。单极核下的单中心网络发展模式呈现出一核独大,其他节点城市被动发展的单向网络模式,为重点培植核心增长极而抑制其他城市的发展出现政策和资金的倾斜,有可能导致某些有潜力的节点城市失去发展机会。在多中心网络发展模式下,滇中城市群的

7、的中心城市昆明作为极核引领,作为一级城市进行培植发展,其他节点城市相对均质展,各行其职又相互协作,彼此独立发展而又整合互动。形成独立发展、功能互补的二级枢纽城市。4结论①滇中城市群正处于均质发展状态,验证了滇中城市群处于网络式多中心发展的空间状态②滇中城市群实施网络多中心发展模式依然需要培植增长极昆明市,以昆明市为一级枢纽,其他节点城市为二级枢纽的多中心结构。③传统的单核多中心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滇中城市群发展现状,多中心网络式发展模式成为发展的趋势。参考文献:张京祥罗小龙殷洁《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