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

ID:68983997

大小:10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10-24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_第1页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_第2页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_第3页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_第4页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_第5页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_第6页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_第7页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_第8页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_第9页
资源描述: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期末总结本学期,我们主要从西方翻译学的各个学派学习了有关西方翻译学的一些理论。所以,在进展期末总结时,我按照课本上所划分的学派,从学派简介、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评价这四个方面做了简要总结,最后简单的谈几点在本学期的学习之后我的个人感想。在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语言学派翻译理论、阐释学派翻译理论、功能学派翻译理论、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解构学派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后殖义翻译理论和东学派翻译理论。语言学派翻译理论20世纪50年代,翻译的独立学科性凸显出来,一些学者开场引用语言学理论研究翻译,这批学者被称为西方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派〔构造主义〕,他们从语言学的

2、相关理论视角出发,为翻译研究开辟新途径。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尤金▪奈达、约翰▪卡特福德、彼得▪纽马克、巴兹尔▪哈蒂姆、罗曼▪雅克布逊、斯奈尔-霍恩比、费奥多罗夫〔本书中将其理论放在了东学派中的语言学派〕。在这次总结中,我按照时间顺序对语言学派开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翻译理论进展了简单概括:1、20世纪50至90年代,对等概念是翻译研究的主要思想。-.word.zl.-.以语言为中心,从语言的构造特征出发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对等是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思想核心〔例如:奈达:功能对等・动态对等;纽马克: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卡特福德:等值・转换〕2、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派开场从语篇语言学和话语

3、分析的角度进展翻译研究,并开场注重语境的研究,在此阶段,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开场逐渐承受文化意识形态对翻译学研究的影响,对翻译的文化转向起了过渡作用。3、20世纪9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逐渐升温,翻译迎来了“认知转向〞“认知翻译〞逐渐形成在语言学派之前,语文学式的翻译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人们对于翻译的认识比拟模糊。而语言学派以语言的规律性、整体性、深层构造等给翻译研究带来了理性思维。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的语言学研究更具独立学科的性质。翻译研究对等值的讨论不再拘泥于容和功能,还考虑到文学翻译中的形式和文学性,进而开展为解决多层次、多类型的语际转换问题。但是,语言学派的

4、翻译研究不能触及翻译的文本层面,虽然在语言学翻译的理论中也提到过文化层面的翻译应注意的事项,但只是片面的、不系统的。阐释学派翻译理论从古至今,无论阐释学怎样开展,他都围绕语言展开,或研究语言文本,或用语言理解文本等。翻译也是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同一思想,重现原文意义。从这一层面上讲翻译与阐释学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译学界从阐释学的角度对翻译进展研究或借鉴现代阐释学的还有很多学者,而翻译的阐释学派在什么年代形成,在学界并无定论。因此,在此选取了对于该学派开展的影响较大的两篇论文作介绍。-.word.zl.-.1813年施莱尔马赫的论文?论翻译的方法?以阐释学的角度论述了翻译与理解的密切关

5、系。1975年乔治斯坦纳的著作?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被视为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乔治・斯坦纳、安托瓦纳・贝尔曼。该学派的主要理论有:1、翻译的两种途径:一是不打搅原作者,让读者接近作者;二是不打搅读者,让原作者接近读者〔施莱尔马赫〕2、翻译的四个步骤:信任、入侵、吸收、补偿〔乔治・斯坦纳〕3、主译者身份和翻译标准的多元性阐释学派认为,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实施者,在翻译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译者同时也是再创造者。由于不同时期译者的认知、理解水平不同,文化语言的差异以及读者类型的不同,翻译的标准也不尽一样。

6、阐释学派的翻译理论将翻译扩展到整个语言交流,着重分析翻译过程,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都有很大启发。阐释学派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译者摆脱了传统译论中“被动〞“静止〞的形象,变得更加生动。但阐释学派过分夸张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导致陷入“译者中心论〞。由于译者理解和翻译过程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就可能导致译作和原作有不同程度的背离现象。功能学派翻译理论-.word.zl.-.二战后兴起,德国译学界语言学派崇尚的对等论已无法更好地解决翻译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功能翻译学派便应运而生。它针对翻译语言学派的薄弱环节,广泛借鉴交际理论、行动理论、信息论、语篇语言学和承受美学的思想,将研究的视线

7、从源语文本专向目标与文本,成为当时德国译学界影响最大、最活泼的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凯瑟琳娜・莱斯、汉斯・弗米尔、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克里斯汀娜・诺德、汉斯・荷尼西等。功能学派认为翻译应该优先考虑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那么;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根据不同的目的,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满足不同的功能。功能学派将翻译看作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主翻译策略由译文在目的文化中的功能所决定,翻译的标准不再是意义的等值而是是否实现了委托所规定的功能目标。功能学派的翻译理论中指出,源语文本就翻译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