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

ID:6670806

大小:4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21

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_第1页
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_第2页
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_第3页
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_第4页
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超重和失重—牛顿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刚被《物理教学探讨》录用,即将发表《超重和失重—牛顿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朱卫娟徐州市第一中学徐州市221000摘要:本文基于《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对《超重和失重——牛顿定律的应用》进行了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方面进行了叙述。关键词:目标;过程;反思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1教学目标分析1.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知道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知道用牛顿定律对超重和失重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并能分析和说明一些简单的相关问题。了解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1.2过程与方

2、法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通过现象给出超重和失重的定义。进一步利用实验现象自主探究总结超重失重的条件。再利用牛顿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知道超重和失重的条件具有普适性。再从习题引出完全失重。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生活中随处可见超重和失重现象。1.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体会物理实验对于研究物理规律的重要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基本知道根据牛顿定律由受力确定物体的运动和由运动情况确定受力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本节课是对由运动情况确定受力的进一步深化——

3、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生活实例,使学生对超重和失重的物理内涵有更清晰的认识。超重和失重在学生头脑中存在前概念,认为超重和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变大和变小了。为摒弃错误的前概念,课程将采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参与实验过程自主探究、学生讨论合作等方法,让学生逐步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3教学过程设计3.1演示实验、激趣设疑教师活动1:手持一个矿泉水瓶,预先已经在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了两个小孔。移开手指,水就从小孔中射出来,释放水瓶,水还会溅出来吗?教师活动2:如何让小球从两根铜丝构成的圆弧轨道的最低点掉下去?学生活动1:两名学生参与实验,站在水瓶两侧。其他同学猜结果。看

4、到水并没有溅到同学身上,同学们很吃惊也很好奇3.2趣味游戏、引出课题学生活动2:学生站在称上动一下利用投影设备让其他同学观察称的示数是否会发生改变。教师:动一下,示数发生变化,这个现象和今天所要研究的超重和失重有关。示数变大就是超重,示数变小就是失重。请同学们猜想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原因?学生活动3:学生站在秤上站起、蹲下,其他同学观察称的示数是否会发生变化?教师:猜一猜,示数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与重力加速度有关、与速度有关、加速度方向有关、与合外力方向有关等等教师:同学们提出很多猜想,很好(适时表扬),下面用手头的弹簧秤和钩码来探究一下超重和失重与什么

5、因素有关。3.3分组实验、探索研究学生活动4:根据大屏幕给出的实验提示分组实验并完成如下表格运动情况加速度方向F和G的关系现象向上向下向上运动实验提示:(1)、钩码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至最后停止,运动情况可以分为哪两段?(2)、这两段的加速度分别是什么方向?(3)、在这两段运动过程中,分别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弹簧秤对钩码的拉力F,和钩码的重力G之间的大小关系是什么?(4)、钩码对弹簧秤的拉力F和钩码的重力G之间的大小关系又是什么呢?学生四个人一组动手做实验进行研究,互相探讨,然后将弹簧秤带动钩码向上运动的结论填入表格中。4人为一探究小组,教师走下讲台听取学生的讨论意

6、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并回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学生:实验过程中,弹簧称示数变化太快,不利于观察教师:老师事先已经猜到这个问题,将实验过程拍成视屏,同学们可根据慢动作回放结合手头实验探究。实验结束,教师请小组代表通过投影展示弹簧秤和钩码向上和向下运动过程小组的研究结果。运动情况加速度方向F和G的关系现象向上加速向上F>G减速向下FG教师:其中有2组数据,顾名思义叫超重,那什么叫超重?用物理语言如何描述呢?学生:拉力或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教师:反之,当,就叫失重。(完成表格中的现象一栏),即失重就是拉力或压力小于物体

7、的重力。接下来讨论几个问题(投影展示)(1)、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时物体的重力如何变化?(2)、分析讨论上述四种情况,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是取决于速度还是加速度?学生活动5: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见解,互相讨论,互相质疑,互相讲解学生1:重力不变,因为在地球上g不变,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变。学生2:我认为重力变了,因为人站在称上示数是变化的。教师:质量变吗?学生3:质量不变,因为台秤的示数表示的是压力,不是质量。和弹簧秤一样,测的是拉力。教师:同学们把手头的弹簧秤拿出来看一下,弹簧秤示数分两排,右边kg,左边N。现在同学们继续讨论弹簧秤测的是什么,质量到底变不变?

8、学生4:质量不变,是物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超重和失重—牛顿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刚被《物理教学探讨》录用,即将发表《超重和失重—牛顿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朱卫娟徐州市第一中学徐州市221000摘要:本文基于《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对《超重和失重——牛顿定律的应用》进行了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方面进行了叙述。关键词:目标;过程;反思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1教学目标分析1.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知道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知道用牛顿定律对超重和失重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并能分析和说明一些简单的相关问题。了解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1.2过程与方

2、法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通过现象给出超重和失重的定义。进一步利用实验现象自主探究总结超重失重的条件。再利用牛顿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知道超重和失重的条件具有普适性。再从习题引出完全失重。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生活中随处可见超重和失重现象。1.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体会物理实验对于研究物理规律的重要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基本知道根据牛顿定律由受力确定物体的运动和由运动情况确定受力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本节课是对由运动情况确定受力的进一步深化——

3、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生活实例,使学生对超重和失重的物理内涵有更清晰的认识。超重和失重在学生头脑中存在前概念,认为超重和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变大和变小了。为摒弃错误的前概念,课程将采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参与实验过程自主探究、学生讨论合作等方法,让学生逐步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3教学过程设计3.1演示实验、激趣设疑教师活动1:手持一个矿泉水瓶,预先已经在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了两个小孔。移开手指,水就从小孔中射出来,释放水瓶,水还会溅出来吗?教师活动2:如何让小球从两根铜丝构成的圆弧轨道的最低点掉下去?学生活动1:两名学生参与实验,站在水瓶两侧。其他同学猜结果。看

4、到水并没有溅到同学身上,同学们很吃惊也很好奇3.2趣味游戏、引出课题学生活动2:学生站在称上动一下利用投影设备让其他同学观察称的示数是否会发生改变。教师:动一下,示数发生变化,这个现象和今天所要研究的超重和失重有关。示数变大就是超重,示数变小就是失重。请同学们猜想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原因?学生活动3:学生站在秤上站起、蹲下,其他同学观察称的示数是否会发生变化?教师:猜一猜,示数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与重力加速度有关、与速度有关、加速度方向有关、与合外力方向有关等等教师:同学们提出很多猜想,很好(适时表扬),下面用手头的弹簧秤和钩码来探究一下超重和失重与什么

5、因素有关。3.3分组实验、探索研究学生活动4:根据大屏幕给出的实验提示分组实验并完成如下表格运动情况加速度方向F和G的关系现象向上向下向上运动实验提示:(1)、钩码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至最后停止,运动情况可以分为哪两段?(2)、这两段的加速度分别是什么方向?(3)、在这两段运动过程中,分别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弹簧秤对钩码的拉力F,和钩码的重力G之间的大小关系是什么?(4)、钩码对弹簧秤的拉力F和钩码的重力G之间的大小关系又是什么呢?学生四个人一组动手做实验进行研究,互相探讨,然后将弹簧秤带动钩码向上运动的结论填入表格中。4人为一探究小组,教师走下讲台听取学生的讨论意

6、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并回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学生:实验过程中,弹簧称示数变化太快,不利于观察教师:老师事先已经猜到这个问题,将实验过程拍成视屏,同学们可根据慢动作回放结合手头实验探究。实验结束,教师请小组代表通过投影展示弹簧秤和钩码向上和向下运动过程小组的研究结果。运动情况加速度方向F和G的关系现象向上加速向上F>G减速向下FG教师:其中有2组数据,顾名思义叫超重,那什么叫超重?用物理语言如何描述呢?学生:拉力或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教师:反之,当,就叫失重。(完成表格中的现象一栏),即失重就是拉力或压力小于物体

7、的重力。接下来讨论几个问题(投影展示)(1)、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时物体的重力如何变化?(2)、分析讨论上述四种情况,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是取决于速度还是加速度?学生活动5: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见解,互相讨论,互相质疑,互相讲解学生1:重力不变,因为在地球上g不变,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变。学生2:我认为重力变了,因为人站在称上示数是变化的。教师:质量变吗?学生3:质量不变,因为台秤的示数表示的是压力,不是质量。和弹簧秤一样,测的是拉力。教师:同学们把手头的弹簧秤拿出来看一下,弹簧秤示数分两排,右边kg,左边N。现在同学们继续讨论弹簧秤测的是什么,质量到底变不变?

8、学生4:质量不变,是物体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