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和失重 教学设计

ID:43036825

大小:69.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5

超重和失重 教学设计_第1页
超重和失重 教学设计_第2页
超重和失重 教学设计_第3页
超重和失重 教学设计_第4页
超重和失重 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重和失重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王洲洋一、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的基础,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巩固和深化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为高二学习电磁学与力学结合的知识有很大帮助,能更好地解释生活、生产以及航天事业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整堂课中采取“情景——问题——探究——结论”的教学方法,以“自主体验发现问题,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自主举例应用问题”为教学主线;从兴趣入手,精心设计学生活动——通过分组实验

2、,感受超、失重现象;进而小组讨论、验证、交流超、失重条件;感悟超、失重实质;成功解释生活中超、失重现象;强调学生思维和体验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变过去教师要学生学,而为学生自己“我要学、我想学、从中我学到了什么”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自主学习;通过交流、合作的互动过程,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当然同时要发挥教师的课堂机智,适时地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总结,启发学生的思维,把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突出体现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二、学情分析超重、失重学生有一定感性和模糊的体会,但理解超、失重

3、概念,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困难。我觉得主要来自两方面,首先是物理语言的误导,使学生认为超重(或失重)就是物体重量的增加(或减少);其次学生往往认为向上运动时就超重,向下运动时就失重,没有真正理解超重与失重的原因。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利用了实验和理论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体验、分析、归纳、讨论、评价等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动手与合作能力,生成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物理意识。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超重和失重的条件。(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超

4、重和失重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感受超、失重现象。(2)经历探究产生超、失重现象条件的过程,理解物理规律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自信心。(2)用科学的观点解释身边的物理现象。7(3)引导关心国家大事,增强民族自豪感。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什么是超重、失重及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实质。教学难点:(1)对完全失重的理解(2)在超失重条件下,物体的实重不变五、教学器材:弹簧称和钩码各25套,体重计6个。六、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师演示、亲身体

5、验、启发式教学七、新课引入:(播放视频:神七)“神七”发射成功,是我国在航天史上的一件大事,为航天事业发展的写下了新的篇章,“神七”的成功发射有很多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在播放的神七视频中有一些关于超重与失重的解说或画面,如宇航员要承受相当于5倍的自身压力;火箭从发射到入轨宇航员经历了从超重到失重的过程,因此用“神七”的视频来引入课题,是十分恰到好处的。八、教学过程:[课件出示]问题1.什么是超重,什么是失重?[探究实验1]用弹簧称拉着钩码突然向上运动钩码静止时观察弹簧称的示数,即表示物体的重力值。钩码突然向上运动,先分

6、析出向上运动可以分为先向上加速,后向上减速两个过程,再观察向上加速时弹簧称的示数是比重力大还是小;向上减速时弹簧称的示数是比重力大还是小?接下来,对这两个过程进行理论探究,同时两位同学上黑板板书探究过程。学生理论探究的基本要求:1.分析钩码的运动状态2.画出受力图,并标出速度、加速度方向3.利用已学的知识写出表达式4.分析出钩码对弹簧称的拉力5.比较拉力与重力的关系投影一个学生的过程,并对同学的板书内容点评。Ga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G=ma所以F=G+ma>G向上加速FGFa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F=ma所

7、以F=G-maGGFav向下减速通过探究得出了不同运动过程中,物体在对悬挂物的拉力,并和重力进行了大小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将F与G的关系分为两类,第一类为F>G,第二类为F

8、超重、失重的定义已是呼之欲出,从F与G的关系来定义超重、失重。超重现象: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失重现象: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超重:F拉>G,或F压>G失重:F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超重和失重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王洲洋一、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的基础,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巩固和深化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为高二学习电磁学与力学结合的知识有很大帮助,能更好地解释生活、生产以及航天事业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整堂课中采取“情景——问题——探究——结论”的教学方法,以“自主体验发现问题,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自主举例应用问题”为教学主线;从兴趣入手,精心设计学生活动——通过分组实验

2、,感受超、失重现象;进而小组讨论、验证、交流超、失重条件;感悟超、失重实质;成功解释生活中超、失重现象;强调学生思维和体验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变过去教师要学生学,而为学生自己“我要学、我想学、从中我学到了什么”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自主学习;通过交流、合作的互动过程,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当然同时要发挥教师的课堂机智,适时地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总结,启发学生的思维,把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突出体现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二、学情分析超重、失重学生有一定感性和模糊的体会,但理解超、失重

3、概念,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困难。我觉得主要来自两方面,首先是物理语言的误导,使学生认为超重(或失重)就是物体重量的增加(或减少);其次学生往往认为向上运动时就超重,向下运动时就失重,没有真正理解超重与失重的原因。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利用了实验和理论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体验、分析、归纳、讨论、评价等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动手与合作能力,生成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物理意识。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超重和失重的条件。(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超

4、重和失重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感受超、失重现象。(2)经历探究产生超、失重现象条件的过程,理解物理规律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自信心。(2)用科学的观点解释身边的物理现象。7(3)引导关心国家大事,增强民族自豪感。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什么是超重、失重及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实质。教学难点:(1)对完全失重的理解(2)在超失重条件下,物体的实重不变五、教学器材:弹簧称和钩码各25套,体重计6个。六、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师演示、亲身体

5、验、启发式教学七、新课引入:(播放视频:神七)“神七”发射成功,是我国在航天史上的一件大事,为航天事业发展的写下了新的篇章,“神七”的成功发射有很多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在播放的神七视频中有一些关于超重与失重的解说或画面,如宇航员要承受相当于5倍的自身压力;火箭从发射到入轨宇航员经历了从超重到失重的过程,因此用“神七”的视频来引入课题,是十分恰到好处的。八、教学过程:[课件出示]问题1.什么是超重,什么是失重?[探究实验1]用弹簧称拉着钩码突然向上运动钩码静止时观察弹簧称的示数,即表示物体的重力值。钩码突然向上运动,先分

6、析出向上运动可以分为先向上加速,后向上减速两个过程,再观察向上加速时弹簧称的示数是比重力大还是小;向上减速时弹簧称的示数是比重力大还是小?接下来,对这两个过程进行理论探究,同时两位同学上黑板板书探究过程。学生理论探究的基本要求:1.分析钩码的运动状态2.画出受力图,并标出速度、加速度方向3.利用已学的知识写出表达式4.分析出钩码对弹簧称的拉力5.比较拉力与重力的关系投影一个学生的过程,并对同学的板书内容点评。Ga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G=ma所以F=G+ma>G向上加速FGFa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F=ma所

7、以F=G-maGGFav向下减速通过探究得出了不同运动过程中,物体在对悬挂物的拉力,并和重力进行了大小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将F与G的关系分为两类,第一类为F>G,第二类为F

8、超重、失重的定义已是呼之欲出,从F与G的关系来定义超重、失重。超重现象: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失重现象: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超重:F拉>G,或F压>G失重:F拉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