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ID:6654229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21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_第1页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_第2页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_第3页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_第4页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横街中学许鹏浩教学目标1、继续完成词语和名言警句的积累。2、体会文章采用故事阐明爱情真谛这一构思的巧妙。3、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特征,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对爱情的诠释。教学难点对故事寓意的理解。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讲故事导入:在很久以前,一座城市居民经常和另一个城市的居民打仗,很多年都不分胜负。这两座城市,一座坐落在高地,另一座坐落在洼地。处在高地上的城市头领想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绝人之道——把高地的水库打开。结果可想而知,洼地的城市被大水围困,注定要灭亡。水库打开,哭叫

2、之声不绝于耳。看到如此的惨状,围困者做出了一个人道的姿态,派船去救落水人,但是,派遣的船只不多,只能容纳极少一部分人,他们的头领喜欢女人,所以只能让妇女上船,并要求只能带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有的带上自己的玉镯,有的带上自己的金银首饰;有的带上自己的铜镜……她们想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又不失自己的财产。惟有一位妇女肩扛着自己的丈夫,奋力上船。一个士兵阻拦道:“船上只允许上妇女,不许运男人。”那位妇女说:“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士兵无言以对,只好乖乖地让她上船。在那次水患中惟一幸存的男人就是那位妇女的丈夫。这就是爱情,说起爱情,莎土比亚曾经

3、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但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这个父亲就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板书:致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2、简介作者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年),苏联教育家。他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的勋章和称号。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

4、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他写有教育专著和小册子40余本。其中《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二、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请概括回答。2、请同学说说听了课文后的感受。3、苏霍姆林斯基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向女儿阐述爱情的真谛?(寓言)三、品读探究学生领读寓言部分,思考:上帝几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睛里看到了什么?他的态度如何?(三次、美和力量)1、三次同样的美在他的眼里有没有区别呢?或者说三次有什么不同?(第一次:不可理解的美;第二次:无与伦比的美;第三次:不可理解的美)2、第一

5、次上帝所见的东西,为什么在上帝眼里是“美”的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男女相爱的真挚情感)(1)那么这份“不可理解的美”是指什么?(爱情)为什么不可理解?(因为他从未见过)(2)他的态度如何?(勃然大怒)(3)为什么会勃然大怒?(因为没有经过请示就创造了一种他自己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师明确:对呀,在上帝的眼里,人类只是他创造出来的一种生物,传宗接代、繁衍子孙,与其他生物是一样的。)3、那么,上帝第二次看见的变了没有?(还是美)(1)那是一种怎样的美呀?(1)解释“无与伦比”,思考:为什么上帝眼里见到的美会是无与伦比呢?(五十年

6、相濡以沐、同甘共苦,永不褪色)(2)那么这种“无与伦比的美”是什么呢?(忠诚)师明确:爱情就是忠诚!忠诚是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改变这份感情!时间过得越长,经受的考验越多,爱情越美!哪怕过了五十年!4、那么,第三次呢?上帝第三次来了以后只有一个人了,老奶奶已经去世了,只剩下老爷爷一个人了。在上帝看来,所有爱情好像似乎应该黯淡一些。但他看见了什么?(还是美)(1)美在何处呢?那么上帝第三次所见到的“不可理解的美”是指什么呢?(心灵的追念)(2)为什么第三次还是“不可理解的美”?这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上帝第一次看到人类相爱,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所以不

7、可理解。第二次看到经过五十年岁月的消磨,男的女的还是这么相爱,他感到很美,无与伦比。第三次早只有一个人,女的死了,似乎不应该感到爱情之美的,但他还是感到很美,他觉得爱情的力量不可思议。(3)面对这一现象,上帝象上两次一样发怒了吗?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久久地伫立凝视、深沉地思索)(4)四人一组讨论:上帝为什么上帝没有继续发怒而是“伫立凝视”“深沉地思索”,他在思索什么?为什么他离去后,让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爱的无法毁灭,意味着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在“伫立凝视”中终于意识到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识到人必须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而他的

8、最后的离去,就是对人性力量的认可和屈服。连君临宇宙的上帝都无可奈何,正说明了“爱情,它高于上帝”,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5、假如你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看完故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