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ID:6315349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1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_第1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_第2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辽源市第二实验小学马淑媚教材说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间情谊深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古诗涵盖面

2、宽,意韵深远,本课设计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唱响读的主旋律,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在读中悟美,在读中悟情。学情分析: 通过古诗吟诵活动的开展,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古诗词。对古诗词的品味理解能力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此时学习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这样有一定深度的诗文可以将学生的古诗品读能力有一个阶段性的提高。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三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正确流

3、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㈡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掌握更多的识字方法。  2、感悟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展开想象,体会作者和友人依依惜别的场景。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2、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在情境的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引导学生背诵诗文。教学重点: 1、认识三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体会诗境,训练

4、语言。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教师:生字卡片。学生: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②读熟课文。教学过程:一、诵读古诗,导入新课1、你们学过李白的那些诗歌呢?比比看,哪个小朋友背得最多最好?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李白的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看到题目,你想提什么问?生:黄鹤楼在那里?生:烟花三月是什么时候?生:碧空会有尽头吗?  ……3、师:很好,今天我们一边欣赏,一边解决这些问题。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主读诗,把字音读正确。2、检查读,赛读。3、学生交流读后感悟。4、自由读全诗,要求读的

5、正确、流利。三、自主感悟,探究诗意1、导语。2、个性化阅读,感悟诗意。3、合作交流,加深理解。4、总结: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的地方,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具有诗意和浪漫色彩。四、读中品析,再现意境1、过渡。2、学生读诗,渗透学法。3、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体会送别情。4、看课文插图,表演体验送别情。5、解决疑难。(1)、故人:老朋友。(2)、西辞:告别后向东而去(扬州)(3)、烟花三月:春天烟笼春花。绚丽无比。(4)、孤帆远影:一片孤帆消失在远方。   碧空尽:在天边消失了。   惟见:只见。 

6、  天际流:天边流。(5)、抽生理解诗意。6、小结:正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好朋友一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让我们一起来读。  五、配乐朗读,升华情感1)过渡:真正了解了诗歌以后,就要把自己当作诗人去读诗,再现诗人依依惜别之情。2)学生练读全诗,小组赛读。总结:那么,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李白,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登上那飞檐凌空的黄鹤楼,一起去送送孟浩然吧。六、拓展延伸,积累语言。1、交流送别诗,体会送别情。2、选择个性化作业1)画一画:李白和孟浩然送别的场景;2)演一演:李白和孟浩然送别的情景;七、作业:1、抄写生字。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下 (去

7、)      (西) 黄鹤楼————扬州    (东)         (湖北省)参考资料: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使。从二十五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其间曾因吴钧等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腐败,获得较深认识。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

8、,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