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露地栽培技术

猪苓露地栽培技术

ID:6259915

大小:20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1-08

猪苓露地栽培技术_第1页
猪苓露地栽培技术_第2页
猪苓露地栽培技术_第3页
猪苓露地栽培技术_第4页
猪苓露地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猪苓露地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猪苓露地栽培技术一、概述(一)猪苓的形态结构猪苓是一种大型药用真菌,自然界中常以菌核形态存在,目前人工栽培猪苓是利用其菌核无性繁殖进行,我们通常所说的猪苓,也是指猪苓的菌核。夏秋季节,菌顶端可长出子实体(猪苓花),子实体上形成的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成菌丝,菌丝在生长过程中遇环境条件刺激可形成菌核。1、猪苓菌核 有黑、灰、白三种不同的颜色和形态。分别称做“黑苓”、“灰苓”和“白苓”。这三种不同颜色的菌核,是在不同年限长出,前后相连,后者是由前者生长发育而来的,代表了猪苓菌核生长发育时的三个不同阶段,

2、即由种苓(母苓)→白苓→灰苓→黑苓→枯苓的无性繁殖生长过程。⑴黑苓 黑色的猪苓菌核,是由灰苓生长发育而成。但在形成黑苓之后,因其生长年限、菌丝的老嫩颜色、菌核软硬和折干率等的不同,又分为黑苓和老苓(枯苓)。黑苓,颜色黑但无漆黑光泽,其中有一部分呈褐黑色,由头年灰苓越冬后转变而来,黑苓菌核用手捏有弹性,掰开断面菌丝为米白色或浅黄色,其菌丝生命力和繁殖力强,可用来做种苓,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从黑苓菌核上萌发新苓(白苓)。如手捏菌核无弹性,断面菌丝为黄色或灰黄色,这种黑苓菌核不能作种,只可加工成商品猪苓。

3、黑苓再继续生长,表面颜色黑而光亮,菌核内部菌丝木质化程度高,其内部形成大小形状不一的空洞,形似枯木,故叫枯苓。枯苓只能加工入药、折干率很高,是商品猪苓的主要部分。⑵灰苓 由白苓生长发育而成。表皮灰褐色或灰黄色,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质地松泡体轻,断面菌丝白色、幼嫩,折干率仅28.3%。灰苓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在菌核上萌发出新的白苓,是最好的苓种材料。⑶白苓 当种苓栽培接上蜜环菌营养后,在适宜条件下,菌核里的菌丝不断繁殖突破菌核表皮,形成若干菌球,表面菌丝致密成一层白膜,即形成新的菌核——白苓。皮

4、色乳白,薄而幼嫩,无弹性,质地软易烂,常附着在黑苓或灰苓表皮,易脱落,不具备消化吸收蜜环菌的功能,靠母苓供给营养生长膨大,离开母体即会死亡,白苓是猪苓一生中生命最脆弱的阶段,也是猪苓能否高产的关键时期。猪苓栽培窝内白苓萌发多,生长发育好,窝产就高。白苓含水量高,折干率仅为12.6%,几乎无内含物,烘干后呈米黄色空皮。2、菌丝体 猪苓菌核菌丝体无色透明,具有横隔,呈不规则分枝,有锁状联合。3、子实体 俗称“猪苓花”、“千层蘑菇”,可食用,每年夏秋季节当气温20℃左右时,在靠近地面的菌核(黑苓)顶部

5、长出,菌柄基部相连,上部大量分枝,形成树状菌盖,高30—37厘米,小菌盖圆形直径1—4厘米,表面灰白色或淡黄色,形似花丛,为猪苓有性繁殖器官,多菌孔,孢子无色椭圆形。(二)猪苓的生长习性猪苓喜欢生长在气候凉爽湿润的环境,怕高温干旱和水浸泡。在秦巴山区海拔1000—2000米均有野生分布,主要是杂灌林、阔叶混交林,次生林中分布较多,而在原始森林、竹林、高山阴坡、中山密林中分布较少。伴生的树种以桦树、枫杨、栎、麻栎、柞、野山楂、泡桐、杨、柳、女贞、竹林等均有分布。1、温度 当地温在10℃左右,土

6、壤含水量在35%—50%时,猪苓菌核菌丝开始萌动,12℃左右新苓(白苓)能够生长膨大,14℃左右白苓萌发速度及个体生长速度明显加快,18℃—22℃生长最快。当地温高于22℃时停止萌发新苓,超过28℃时猪苓菌核生长受到抑制。2、湿度 猪苓生长喜湿润环境,土壤含水量在50-60%适于猪苓生长,6-10月份,只要雨水适中,较长时间土壤含水量能维持在60-70%,空气相对湿度在70-90%之间,是猪苓生长最佳时段,此期如果土壤水分低于30%,干旱伴随高温,猪苓即停止生长。(三)猪苓的营养和生长发育1、猪

7、苓的营养 猪苓主要依靠蜜环菌提供营养而生长壮大。猪苓蜜环菌之间,是一种侵染与反侵染相互利用的共生关系。蜜环菌不侵染新生白苓,侵染对象是黑苓和灰苓,其侵染与反侵染过程大体为:蜜环菌索接触到猪苓菌块表皮后,菌索表皮破裂,形成新的菌索侧枝侵入到猪苓菌块表皮层及菌核内部,分解吸收猪苓菌丝为自己营养。与此同时,猪苓菌核即在蜜环菌入侵点周围形成一个防卫圈;分解吸收蜜环菌丝及其代谢产物为自身营养,使新生菌核迅速生长壮大。这种侵染与反侵染(一次或多次)的结果,在猪苓体内形成一个个空腔,称为隔离腔,随着年代的增加,

8、隔离腔越来越多、越大,最后形成具有多处大空腔的枯苓。2、猪苓菌核生长发育 当猪苓菌核接蜜环菌后,吸收蜜环菌营养,在适宜条件下,春、夏和秋季,母苓上均可以萌发出新生的白苓。一般在4、5月间,当地温升高到10℃左右,土壤含水量在40—50%时,猪苓开始萌动,在黑苓、灰苓菌核的几个点,菌丝突破表皮,发出几束洁白绒毛状菌丝,开始数量很少,逐渐繁殖增多成菌丝团,渐变成米粒大小的菌球,在菌球表面菌丝致密成一层白膜,对菌丝起保护作用,菌球依附在母苓上,依靠母苓提供营养。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到五、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