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临床研究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临床研究

ID:6240200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7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临床研究_第1页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临床研究_第2页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临床研究_第3页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将近年来ICU住院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30例患者的完整资料作为回顾性分析对象。结果ICU院内感染患者中,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最常见,其次为泌尿道与消化道;检出病原菌59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年龄>60岁的患者、昏迷状态、留置胃管、尿管、气管插管或切开等因素均为易感因素。结论ICU患者为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率高,涉及的危险因素较多且经常呈叠加作用,临床应重点防控引发ICU

2、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关键词: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危险因素;防治对策入住ICU的患者,多病情危重,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住院周期长、免疫力低下等特征。因而发生感染的几率要较其他科室高,ICU患者一旦发生院内感染,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延误患者的治疗,增加病死率。为了分析我院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笔者就本院ICU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以便制定出防治对策。1资料与方法41.1一般资料2010年~2012年,我院ICU住院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数共计3

3、0例,其中男患18例,女患12例,平均年龄(66.2±10.5)岁。患者因脑出血、颅内感染、脑梗塞、格林-巴利综合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危重病情而入住ICU。1.2方法参照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由医师对ICU患者填写统一的表格,包含患者姓名、年龄、病历号、入院与出院日期、入院与出院诊断、发生感染日期、感染部位、感染诊断、有无侵入性操作、意识状态、有无合并基础疾病、激素及抗生素使用等,结合患者临床症状、X线诊断、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确诊为医院感染,对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2结果2.1感染部位的分布下

4、呼吸道感染14例,占46.67%;泌尿系统感染7例,占23.33%;胃肠道感染4例占13.33%;口腔黏膜感染3例占10%;皮肤感染2例占6.67%。2.2致感染病原菌的分布,见表1。4由表1可知,30例患者共检出59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计41株,占69.49%;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共计14株,占23.73%;真菌共计4株,占6.78%。革兰阴性菌中,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共计11株(18.64%),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0株(16.95%),鲍曼不动杆菌8株(13.56%);革兰阳性菌中,以

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共计7株(11.86%),其次为粪肠球菌4株(6.78%);真菌感染较少,共检出4株(6.78%)。2.3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40例发生院内感染的ICU住院患者中,男患者与女患者的感染几率相近,经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患者的感染率为76.67%(23/30),明显高于感染几率为23.33%(7/30),年龄≤60岁的患者;意识昏迷者的嘎然率为100%,留置胃管的感染几率为53.33%(16/30),留置尿管者感染几率为46.64%(14/30)

6、,气管插管或切开者感染几率为100%,以上因素均为诱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3结论本次临床分析显示,神经内科ICU患者发生感染的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与消化道,这与国内报道一致[1]。感染多与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留置胃管、尿管等侵入性操作或带菌操作有关,也是造成部位感染的主要原因。430例发生感染的患者共检出59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9.49%,具多重耐药性的菌种的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多为条件性致病菌,可在院内引发交叉传播与感染,使用常用抗

7、菌药治疗后效果往往不佳。所以,应加强消毒与隔离管理,以避免多重耐药菌在患者间传播。ICU患者院内感染的防治措施:ICU住院患者为感染的高危群体,感染率极高,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往往叠加作用,临床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进行重点预防和控制:尽可能降低侵入性操作,或缩短侵入性操作的时间,减少各类导管的留置时间。因为侵入性操作会破坏机体的天然防御功能。加强ICU的环境管理,减少无关人员进出的次数,严格落实消毒与隔离制度,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发生交叉感染[1]。参考文献:[1]ZhouZ,SalleJ,DavietJ,

8、etal.Combinedapproachinbedsideassessmentofaspirationriskpoststroke:PASS[J]EurJPhysRehabilMed,2011,47(3):441-446.编辑/孙杰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