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

苏北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

ID:6215013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7

苏北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_第1页
苏北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_第2页
苏北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_第3页
苏北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_第4页
苏北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北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苏北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  摘要:作者从一个职教工作者的角度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分别就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苏北民办高职院校院校自身条件等方面因素作了阐述,并针对上述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就业问题就业对策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高职教育规模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同样,在扩招的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大学生供给忽然急剧

2、增加的同时,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机制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作为就业主体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是否已经适应了这种新的变化,在他们就业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这值得职教工作者进行探讨和思考。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一)主观因素——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存在误区。7高职学生同样受到“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在就业问题上不同程度地体现出理想性、盲目性和思维惯性的特点。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观主要存在以下误区:1.“终生一次就业”的误区终生奋斗目标与当下的就业形势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很多大学毕业生一开始就

3、设定了一个理想工作,他们把就业与终生奋斗目标直接等同。在目前艰难的就业形势下,这种观念对大多数毕业生而言是不现实的,而应倡导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渡过目前的困境。2.“唯城市论”的误区大城市的就业机会更多,但目前“唯城是举”的择业倾向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在区域选择上的主流心态,尤其是大、中、沿海城市,大学生更是趋之若鹜,机会相对少得多,大、中城市吃不了,县城以下、西北内陆区域吃不饱。3.“唯专业论”的误区7围绕所学专业找工作的就业思路本身无可厚非,然而就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来看,有两个因素不容忽视,一方面近年来各大学

4、开设了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积累了大批过剩专业人才,如营销、文秘、法律、计算机等,形成“所学无岗”的就业局面,这类大学生不得不抛开所学另谋出路。另一方面大学生所读专业,相当一部分非学生兴趣,读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往往是高考分数、家长意志、教师指导等综合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因此,可以考虑在就业问题上本着兴趣是原动力的原则,在照顾所学专业的同时把兴趣作为择业的参考坐标,会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就业的视野,进而间接缓解就业压力。(二)客观因素——民办高职院校自身条件的影响。第一,办学目标存在偏差,办学理念不够明确。受传统高校办学思路的影响,很

5、多高职院校不能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性质,仍沿袭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和思路,将高职办成本科的压缩型和中专的放大型。在办学中存在浮躁心理,在专业设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评价上,向本科院校看齐,没有把高职教育办学目标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也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第二,民办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难以保障。民办高职院校主要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自筹。几乎所有民办高职院校在师资、实验实训条件、实习基地、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存在困难,基本没有新的财政投入,主要靠收取学费运转,资金来源单一,缺口较大。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注重实践性教学,

6、对教学设备仿真性和先进性要求很高,资金来源不足,大大制约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7第三,师资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缺乏,阻碍教学水平的提高,难以适应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高职院校教师来源主要有:一是招聘普通高校的本科或研究生;二是聘请普通高校的教师或返聘离退休教师;三是聘请企业行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从普通高校吸收的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缺乏在企业或生产一线工作的经验,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对学生进行实操指导,无法胜任技能培训工作。很多民办高职的校企合作机制并不完善,高职院校很难长期稳定

7、地聘请到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作兼职。苏北本身地域导致职教师资补充渠道存在困难,师范类院校没有培养高职教师的任务;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的机会非常有限,一刀切的教师职称晋升条件,注重学历和学术水平,轻视实践能力,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二、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一)以人为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高职院校要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在新生入学时,不仅要加强专业思想的教育,还要帮助学生科学地进行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奋斗目标。大学二年级,各院系要开展社会实践,使学生能够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使所学的

8、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以就业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主题班会,正确定位,使理想贴近现实。对大三学7生开展就业辅导系列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就业辅导活动对学生的就业观念、心理、目标定位和职业发展规划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实现成功就业。对于部分毕业生还要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