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doc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doc

ID:61657826

大小:3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6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doc_第1页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内外》P79二十七课《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一、理解性默写。(1)《答谢中书书》①作者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所见到的景象是:②作者描写一日之内景象变化的句子是:③表现作者自得与自豪之情的句子是:(2)《记承天寺夜游》①文中描写月色的精妙之笔是:②作者月下抒怀的句子是:《课堂内外》P80二十七课《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一)读《答谢中书书》做题。9.下列句中"之"字不能解释为"的"的一项是()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B.实是欲界之仙都。C照以海滨之月。D.有牧童见之,捎掌大笑。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两岸

2、石壁,五色交辉。(交相辉映)B.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四季)c.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形容傍晚太阳照在水面反射的波光)D实是欲界之仙都(佛家语,意即人世间)11.在文中找出描写动景的句子。12.这篇短文,通过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3.作者为什么说"自康乐以来,末复有能与其奇者?”14、翻译下边的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译:(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5、找出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并体会它的妙处所在。月光的句子:妙处:16、从“寻张怀民”的角度考虑,“怀民亦未寝”中“亦”字去掉与否,在表达效果上

3、有何变化?17.李白诗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试将其与文中画线句子相比较,从两个方面分析其异同。(1)人物的心情:(2)描写方法:18.末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是什么意思?把自己和张怀民比作"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名师大课堂》P77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1)庭下如积水空明()(2)水中藻、存交横()(3)沉鳞竞跃()5.为下列加点字注音。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水中藻、荇交横()()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相与步于中庭()6.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7

4、.摘录《答谢中书书》中的两组对偶句。(1)(2)9.用"/"划分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1)实是欲界之仙都。(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偷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B.《记承天寺夜游》这篇小品文,创造出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C."高峰人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作者观察的角度是仰视。D."庭下如积水空明"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1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意思是什么?此句表达了作

5、者怎样的心情?意思:心情:l2.按要求默写文中的语句。(1)《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2)《答谢中书书》中作者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跳所见景象的句子:(3)《答谢中书书》中作者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活动的句子:(4)《记承天寺夜游》中夜游时所见的景象:(5)《记承天寺夜游》中表露作者旷达心境的句子:语段阅读: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元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元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3.苏轼文

6、记叙两人月夜闲游承天寺的情景。作者"起行"的原因是"","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的原因是"。”14.描写景物的句子是"。”此句用了的修辞,"”,正面写月光清澈透明,“”写竹柏影。15.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它表达作者的的豁达与乐观,意味隽永,试品谈。16.抒情议论句17.将文章分层,并写出层意。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18.划分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为()A.但

7、少闲人如吾两人耳B.遂至

8、承天寺l寻

9、张怀民C.水中

10、藻、存交横D.庭下l如积水空明19.《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写景的散文,但在写景中却寄托着不同的情思,这两篇短文都表达了什么感情

11、?《课标时代“练”》P53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①五色交辉②晓雾将歇③夕阳欲颓④月色人户⑤相与步于中庭⑥积水空明5.翻译下列各句。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②夕日欲颓,沉鳞竞跃③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二、阅读理解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夜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氏。怀民亦未襄,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从文中找出交代游览时间、地点、同游人起因的语句。2.选文中的"竹柏"指什么?有什么含义?3.选文结尾"但少闲人

12、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有什么特定的含义?4.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是苏轼文章中少有的体现他与世无争的佛家思想,你怎么看?说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