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间沟—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应用

肌间沟—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应用

ID:6048608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1

肌间沟—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应用_第1页
肌间沟—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应用_第2页
肌间沟—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应用_第3页
肌间沟—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应用_第4页
肌间沟—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肌间沟—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肌间沟—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肌间沟-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患者上肢手术中的神经阻滞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16~60岁,无明显臂丛神经阻滞禁忌证,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斜角肌间沟法组(A组)、腋路法组(B组)、肌间沟-腋路联合法组(C组)。3组均使用0.5%利多卡因和0.5%罗哌卡因混合局麻药液25~40mL。比较3组间阻滞效果、阻滞持续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及麻醉满意度。结果臂丛各支神经阻滞完善时间C组短于A、B组,且阻滞时间显著延长,主要分支阻滞完善率

2、C组高于A、B组,C组未出现任何并发症,阻滞满意度提高。结论肌间沟-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法阻滞效果完善,可以满足各种上肢手术的需要。[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腋路联合;上肢手术;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6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6(b)-0107-036臂丛神经阻滞术解剖标志定位简单、操作简便,广泛应用于上肢手术麻醉。臂丛神经阻滞有多种入路方法,其中的斜角肌间沟法和腋路法体表解剖标志相对较容易定位、并发症发生率低,在临床中应用普遍。但因臂丛神经的组成和分支分布的复杂性,单

3、一的肌间沟法或腋路法虽各有优势,效果却往往难以达到整个单侧上肢尤其是前臂手术的麻醉阻滞完善要求,常出现尺侧或桡侧阻滞不全,止血带反应明显等现象[1]。现通过研究在患者上肢手术中肌间沟法联合腋路法臂丛神经阻滞与单一入路阻滞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验证联合法神经阻滞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月,ASAⅠ~Ⅱ级,年龄16~60岁,无明显臂丛神经阻滞禁忌证,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120例,其中前臂双骨折手术27例,尺骨鹰嘴骨折手术25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手术23例,断指(腕、掌)再植手术4例,前

4、臂肌腱离断手术41例。随机平均分成3组:斜角肌间沟组(A组)、腋路组(B组)、肌间沟-腋路联合组(C组)。1.2麻药配伍3组均使用0.5%利多卡因和0.5%罗哌卡因混合局麻药液25~40mL[2]。1.3麻醉方法6入手术室后常规开放外周静脉通道,监测生命征项目如ECG、HR、NIBP、SpO2、R。A组患者头偏向健侧,定位锁骨上1.5~3.0cm(约二横指)前中斜角肌间沟处为穿刺点[3-4],常规消毒铺巾,左手固定穿刺点,右手持5G或7G针头的注射器垂直皮肤进针后,改向对侧足方向进针,患者有突破感或异感后,固定针头,回抽

5、注射器无血液或脑脊液时缓慢边回吸边注射前述配伍混合局麻药液25~40mL。B组患者患肢外展90°,常规消毒铺巾,左手指触及腋动脉搏动,右手持5G或7G针头垂直皮肤进针后,改变针头方向以45°~80°向患者躯干近端继续进针入腋鞘,有突破感、异感或看到针尾随动脉搏动,固定针头并且回抽无血液时,缓慢边回吸边注射配伍混合局麻药液25~40mL。C组操作过程分别同肌间沟法和腋路法,药液容量平均各半。1.4观察指标完成臂丛神经阻滞操作后每隔56min采用针刺法测定各支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等)所支配区域的感

6、觉阻滞程度。感觉阻滞评价标准采用VAS法评定镇痛效果: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疼痛较剧烈但能忍受;7分以上为剧烈疼痛不能忍受。其中0~3分评定为麻醉效果满意(神经阻滞完善,术中不需局部或静脉辅助麻醉);4~6分麻醉评定为效果较满意(神经阻滞较完善,术中需静脉辅助麻醉完成手术);6分以上评定为麻醉效果不满意(神经阻滞不完善,需更改麻醉方式完成手术)。用改良Bromage法评估运动阻滞程度:当患者不能抬患肢上臂和弯前臂,即认为运动阻滞完全。注药后30min评价各支神经被阻滞的完善率。评价神经被阻滞的优良率,

7、分别记录患者的感觉和运动被阻滞的起效时间,阻滞完全及持续时间,阻滞完成时和术前生命体征变化,神经阻滞引起的并发症如Horner综合征、膈神经或喉返神经麻痹以及阻滞麻醉相关的异常感觉等。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2.23组臂丛神经主要分支阻滞完善时间C组注药后30min内用针刺法测试臂丛各分支神经阻滞效果显示,各支神经阻滞完善时间短于A、B组(P  3讨论6臂丛神经阻滞的入路路径有多种,例如斜角肌间沟阻滞法、腋路阻滞法、锁骨上阻滞法、锁

8、骨下臂丛阻滞法等。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因不同入路路径也导致阻滞结果有所不同,临床中通常根据手术部位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阻滞入路路径。例如斜角肌间沟阻滞法对上肢中的肩部、锁骨、上臂以及前臂的桡侧的阻滞较为完善,但肌间沟入路通常对C8和T1脊神经阻滞不能完善,并且有部分T2神经参与支配上臂内侧,因此上臂内侧和前臂尺侧神经阻滞不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