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和iga肾病关系探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iga肾病关系探究进展

ID:6027695

大小: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31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iga肾病关系探究进展_第1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iga肾病关系探究进展_第2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iga肾病关系探究进展_第3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iga肾病关系探究进展_第4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iga肾病关系探究进展_第5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iga肾病关系探究进展_第6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iga肾病关系探究进展_第7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iga肾病关系探究进展_第8页
资源描述: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iga肾病关系探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幽门螺杆菌感染和IgA肾病关系探究进展  [摘要]幽门螺杆菌(Hp)在人群中的感染率较高,并且已被证实是胃炎、胃溃疡等的确切致病因素。近年来对Hp感染与胃外疾病(其中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一些研究,IgA肾病就是其中的一种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但其致病机制仍不明确,然而,如果得到证实,这些结果可以改变之前被视为特发性疾病的IgA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关键词]幽门螺杆菌;IgA肾病;感染;致病机制[中图分类号]R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6(c)-0023-02Recentstud

2、iesof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andIgAnephropathyWANGZhenwei1YANGShuaishuai21.ThePeople’sHospitalofQingzhouCityinShandongProvince,Qingzhou262500,China;2.WeifangMedicalUniversity,Weifang261042[Abstract]Helicobacterpylorihasahigherrateofinfectioninthecrowd,andithasbeenc

3、onfirmedtheexactcausativefactorsofgastritisandgastriculcer.Inrecentyears,severalstudieshave8beenperformedontheassociationbetween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andseriesofextra-gastricdisorderswhichalsoincludeautoimmunediseases,andIgAnephropathyisincluded.Butthepathogenicm

4、echanismremainsunclear.However,ifitisconfirmed,thesefindingscouldrevisethediagnosticandtherapeuticapproachtoIgAn-ephropathypreviouslyconsideredasidiopathies.[Keywords]Helicobacterpylori;IgAnephropathy;Infection;PathogenicmechanismsIgA肾病是以系膜区显著性IgA沉积为特征的一组肾小球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

5、肾炎最常见的临床类型,也是肾小球源性血尿的最常见原因,有关IgA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对其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能引起急慢性的炎症免疫反应,而目前公认IgA肾病是一种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对于Hp感染是否与IgA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是近年来较新的研究,本文对此作一综述。1Hp的发现8Hp最早是于1893年由意大利病理学家Bizzozero在狗的胃腺和壁细胞内发现的。1982年4月澳大利亚皇家朴茨医院的病理科医师Warton和当时的实

6、习医师Marshall做的第37次培养看到了该种菌落,随后采用空肠弯曲菌分离术,最终分离出这种螺旋形微生物[1]。1989年,Goodwin等[2]从不同方面对这种微生物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为了贴切地形容这一新发现的微生物,他们建立了一个新属,将其命名为幽门螺旋杆菌。2Hp的微生物学特征Hp是一种多鞭毛、螺旋形弯曲革兰阴性菌。主要存在于胃黏液层和胃黏膜上皮表面或小凹间,此时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3]。Hp也可存在于扁桃体中,处于球状形态,并不可培养[4]。培养的营养要求高,需要微需氧条件,最适生长温度为37℃,相对湿度为98%,最

7、适pH值为6~8,多选用布氏琼脂固体培养基,但需加用适量全血或胎牛血清作为补充物方能生长,属于典型的菌落传代培养,并可通过微观形态、革兰染色以及脲酶、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确定是否为Hp[3]。3Hp的致病机制8Hp进入胃之后,借助鞭毛穿过黏液层,到达上皮表面后,通过黏附素与上皮细胞牢固地连接在一起,避免随食物胃排空,并分泌过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保护其免受中性粒细胞杀伤;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可以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Hp产生的毒素(如空泡毒素)、酶等,直接损伤胃黏膜上皮细胞,并能诱导上皮细胞释

8、放IL-8,诱发炎症反应,损伤胃黏膜[5]。Hp还可以通过抗原模拟或交叉抗原机制诱发免疫反应,不仅可以损伤胃上皮细胞,还可引起全身各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缺血性心脏疾病、干燥综合征、胃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6]。Hp菌株致病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