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饱和烃电子教案.ppt

不饱和烃电子教案.ppt

ID:59533248

大小:573.00 KB

页数:77页

时间:2020-11-09

不饱和烃电子教案.ppt_第1页
不饱和烃电子教案.ppt_第2页
不饱和烃电子教案.ppt_第3页
不饱和烃电子教案.ppt_第4页
不饱和烃电子教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饱和烃电子教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不饱和烃一、烯烃的结构乙烯是最简单的单烯烃,分子式为C2H4,构造式为H2C=CH2。二、烯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1.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CH3CH=CHCH3CH2=CHCH2CH3CH2=CHCH2CH3而2-丁烯又存在两种顺反异构体。这种同分异构现象的产生是由于组成双键的两个碳原子不能相对自由旋转,使这两个碳原子上所连接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排列不同,以致形成的几何构型不同,这一现象称为顺分异构现象。并不是所有含双键的烯烃都有顺反异构现象,当双键的任何一个碳原子所连的原子或基团相同时,就没有顺反异构现象了。如:不存在顺反异构现象。(1)选择一条含双键的最长碳链作为

2、主链,以主链碳原子数目命名为“某”烯。2.烯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原则(2)从最靠近双键的一端起,把主链碳原子依次编号。(3)标记双键位置,写出双键碳原子中位次较小的编号,放在烯烃名称前(1-烯烃中的1往往省略)。(4)其它命名原则与烷烃相同。如:对于顺反异构,如果两个顺反异构体中,两个相同原子或基团位于平面同侧的称为顺式结构,在异侧的称为反式结构。顺-2-丁烯(沸点3.7℃)反-2-丁烯(沸点0.88℃)如果双键两个碳上连接的原子或基团均不相同时,IUPAC命名法中,用Z或E来区别不同构型,称Z/E命名法。原则是:按照“顺序规则”,将每个双键碳原子连接的原子或基团比较顺序。当一个碳原子

3、所连的两个原子或基团中序数大的与另一个碳原子所连的序数大的原子或基团处于平面同一侧的称为“Z”构型,反之,若不在同一侧的称为“E”构型。(Z)构型(E)构型条件:a>b,c>d(Z)-3-甲基-2-戊烯(E)-3-甲基-2-戊烯例如:三、烯烃的物理性质烯烃的物理性质与烷烃相似,也是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呈规律性变化。在常温下,含2至4个碳原子的烯烃为气体,含5~18个碳原子的为液体,19个碳原子以上的为固体。它们的沸点、熔点和相对密度都随分子质量的增加而上升,但相对密度都小于1,都是无色物质,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单烯烃在铂、钯或镍等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可以与氢加成而生成烷烃。1、

4、加成反应(1)加氢四、烯烃的化学性质(2)亲电加成反应烯烃容易给出电子,因而易受到正电荷或部分带正电荷的缺电子试剂(称为亲电试剂)的进攻而发生反应,称为亲电加成反应。①与卤素加成卤素的活性顺序为:氟>氯>溴>碘。实验事实a)将干燥的乙烯通入溴的无水四氯化碳溶液中(置于玻璃容器中)时,不易发生反应。b)若置于内壁涂有石蜡的玻璃容器中时,则更难反应。c)当加入一点水时,很容易发生反应。d)乙烯和溴在氯化钠的水溶液中进行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氯-2-溴乙烷和2-溴乙醇。上述实验事实可以用亲电加成反应历程来解释。烯烃和卤素加成的反应历程第一步,反应是被极化的溴分子中带微量正电荷的溴

5、原子(Brδ+)首先向乙烯中的π键进攻,形成环状溴鎓离子中间体。第二步,溴负离子进攻溴鎓离子,生成最终产物。反应历程为:②与卤化氢加成反应历程卤化氢反应活性顺序为:HI>HBr>HCl烯烃与卤化氢的加成反应机理和烯烃与卤素的加成机理相似,也是分两步进行的。不同的是首先由亲电试剂H+进攻烯烃π键,生成碳正离子中间体,然后X-进攻碳正离子生成卤代烷。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马氏规则):不对称烯烃加卤化氢时,氢原子总是加在含氢较多的碳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在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不对称的烯烃与卤化氢加成时,可能得到两种不同的产物。马氏规则的解释诱导效应是指在有机化合物中,由于电负性不同的取代基的影响

6、,使整个分子中成键电子云按取代基的电负性决定的方向偏移的效应。a)用诱导效应解释诱导效应诱导效应的强度由原子或基团的电负性决定。比氢原子电负性大的原子或基团表现出吸电性,称为吸电子基,具有吸电诱导效应,一般用–I表示;比氢原子电负性小的原子或基团表现出供电性,称为供电子基,具有供电诱导效应,一般用+I表示。吸电诱导效应(–I):–F>–Cl>–Br>–I;–F>–OR>–NR2供电诱导效应(+I):(CH3)3C->(CH3)2CH->CH3CH2->CH3-丙烯加HBr诱导效应对马氏规则的解释由于甲基是一个供电子基团,向双键供电子,使双键上的π电子云发生偏移,含氢原子较多的双键碳原

7、子带部分负电荷(δ-)。H+首先加到带负电荷的(即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然后,Br-才加到另一个双键碳上,产物符合马氏规则。b)从正碳离子的稳定性解释碳正离子(I)上由于连有两个供电子的烃基,而碳正离子(II)上只连了一个,所以碳正离子(I)稳定性大于(II)。因此当氢离子进攻丙烯双键时,主要生成更稳定的碳正离子(I),下一步溴加到2位碳上,产物符合马氏规则。丙烯加HBr过氧化物效应(反马氏规则):该反应属于自由基加成,不属于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对不对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