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09~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研究

我院2009~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研究

ID:5950650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9

我院2009~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研究_第1页
我院2009~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研究_第2页
我院2009~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研究_第3页
我院2009~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研究_第4页
我院2009~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院2009~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院2009~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研究  [摘要]目的总结本院2009~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并分析其特点和规律,提高临床医生对ADR的关注度,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指导和依据,减少ADR的发生。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2年6月本院上报的27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剂型、药物类别、临床表现、ADR患者的转归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76例ADR报告中,男性占60.14%;>18岁的成年患者ADR发生率较高;口服药物的ADR发生率较其他给药途径高,占65.94%;最容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结核药物,而临床表现以肝功能损害最为常见,患者转归良好

2、。结论本院应继续加大力度监测ADR工作,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回顾分析[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12(a)-0168-025随着医学水平的逐渐提高,各种治疗药物层出不穷,并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而不少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出现了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即药品不良反应(ADR)[1]。ADR监测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及指导,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1]。同时,临床医生也应不断提高对ADR的关注度。本研究通过对本院连续3年的ADR报告进行总结分析,旨在通过这些引起不良反应的药

3、物及其临床表现,为临床医生提供用药参考,也为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本次研究的276例ADR报告均来自本院临床,收集时间为2009年7月~2012年6月。上报途径:①本院临床各科室上报;②临床药学室工作中发现;③门诊ADR退药。最终由本院ADR管理小组亲自整理收集。1.2方法根据原卫生部制订的ADR判定原则进行评价[2],并通过Excel软件对ADR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剂型、药物类别、临床表现以及ADR患者的转归等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引发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情况的分析276例ADR患者中,男性166例(占60.14%),女性110例(占

4、39.86%),男女比例为1.51∶1。≤18岁者5例,19岁~者100例,40岁~者84例,>60岁者87例,可见在发生ADR的患者中,≤18岁者所占比例最小(表1)。表152009~2012年ADR患者年龄及时间分布情况的比较(n)2.2引发ADR不同给药途径的比较276例ADR报告中,口服给药182例,位居首位,占65.94%;皮下注射给药48例,位居第2位,占17.39%;静脉滴注给药35例,占12.68%;肌内注射给药11例,占3.99%。2.3不同药物剂型引发ADR的比较276例ADR报告中,主要涉及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注射剂等4种药物剂型。其中,片剂102例(占36.96%)

5、,胶囊剂80例(占28.99%),注射剂93例(占33.70%),颗粒剂1例(占0.36%)。2.4不同药物种类引发ADR的比较276例ADR报告中,涉及药物13类,其中,173例(占62.68%)ADR由抗结核药物引起,而后依次为抗病毒药物(60例,占21.74%)、抗感染药物(18例,占6.52%)等(表2)。表2不同药物种类引发ADR的比较2.5不同药物引发ADR的临床表现276例ADR报告中涉及的临床表现种类较多,其中位居前3位者分别为肝功能损害61例(占22.10%),胃肠道反应52例(占18.84%),肾功能损害38例(占13.77%)。其他还有白细胞减少、皮疹等(表3)。表3不

6、同药物引发ADR的临床表现52.6ADR的转归276例ADR报告中,患者治愈率为61.96%,好转率为38.04%,无死亡病例(表4)。表4ADR的转归3讨论3.1性别、年龄因素所致ADR的分析在本院3年来上报监测的ADR报告中,男性患者ADR的发生率(60.14%)高于女性(39.86%),这与文献报道相似[3],但也有文献报道女性ADR的发生率略高于男性[4],因此,性别因素尚需进行较大样本研究以进一步求证。在本次研究涉及的不同年龄段ADR患者中,>18岁的成年人ADR比例分布较为均匀。据统计,约5%的患者因发生严重ADR而引起死亡[5],提示医护人员在日常监测ADR时,不但要将监测重点

7、放在老年人上,而且其他年龄段的患者也不容忽视。3.2不同药物种类所致ADR分布情况的分析5本次ADR报告中,抗结核药物所占比例最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原因:①结核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多采用联合疗法[6];②抗结核药物是按疗程服药,患者使用时间较长,且用药人群大;③抗结核药物较易引起不良反应,在抗结核药物发挥杀灭结核分枝杆菌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ADR;④抗结核药物需要医生调整用药的概率较高。因此,在日常工作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