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分析-2009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分析-2009

ID:24104189

大小:8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分析-2009_第1页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分析-2009_第2页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分析-2009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分析-200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9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药品不良反应是指为了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改变人体的生理功能,人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服川药品所出现不期望的有害反应。科学的分析不良反应,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治疗费用。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收集自2005至2006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共95份。1.2方法对不良反应报告表用EXCEL进行处理,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类、统计其•一般情况(年龄、性别)、ADR临床表现、引起ADR的药品及其给药途径、引起ADR的频次、ADR的临床表现以及严重病例的个案分析。2.结果

2、与分析—般情况共收集ADR报告95份,其中男性43,女性52,比例为1:1.2,全部为汉族,其中平均年龄52岁,最大86岁,最小9岁,15岁以下3人占3.2%,15—55岁51人占53.7%,55岁以上41人占43.1%。总体用药情况反映见表1表1ADR总体情况药品类别例数所占比例(%)怀疑药品名称给药途径P•内酰胺类99.5青每尜2^,头孢噻肟钠4,头孢唑啉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静脉滴注喹诺酮类1819环丙沙星12,左旋氣氟沙星6静脉滴注大环内酷类1516阿奇霉素14,红霉素1静脉滴注氨基糖甙类1I丁胺卡那滴眼液1外用糖甙类

3、22去甲万古霉素2静脉滴注其他33甲硝唑2,三氮唑核苷1静脉滴注抗肿瘤1617拓扑替康2,5-氟尿嘧啶1,奥沙利铂3,吉西他滨3,表阿霉素1,依立替康1,长春瑞滨1,平阳霉素1静脉滴注卡培他滨丨,苯丙酸氮芥丨,艾索1U服内分泌44二甲双胍3,阿卡波糖1门服呼吸系统1I氨茶碱1静脉滴注解热镇痛1I布洛芬1口服消化系统11奥美拉唑1U服心血管系统1010.5卡托普利丨,胺碘酮2,硝苯地平1,非诺W特1,硫氮卓酮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丨,氣伐他汀1,华法令1口服尼莫地平1静脉滴注血脂康3口服中成药1415骨通贴音1外用双黄连冻干粉针8,

4、生脉注射液丨,脉络宁1静脉滴注总计:95100注:药nnn名称肜的数字表示ADR发屯的例数,引起ADR的给药途径分析在95例ADR巾,由静脉滴注引起的ADR共71例,占75%,口服给药引起的ADR22例,占23%,外用药引起的ADR共2例,占2%。巾上所见,ADR的发生率,静脉滴注〉口服〉外用。可以认为:直接进入体内的药品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进入体内的通道越直接,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就越大。就临床看,其实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病人的依从性是最好的,但静脉给药的方式对于医、药、护工作人员的要求更高,尤其对于药物配伍、药品浓度、配置液放

5、置时间、给药速度等各个方而都有可能引起ADR的发生率提这就要求我们药学人员与医护人员充分合作,能够在给药的各个环节上予以把关,尽可能的降低ADR的发生率。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抗感染用药引起的ADR共48例,占总例数的50%,略高于国内相关报道m,其巾喹诺酮类的ADR发生率最高,共19例,占抗感染用药的39.5%,高于国内相关报道[21,这与近年来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率上升有关[31。其次为抗肿瘤药(共16例,占17%)、屮成药(共14例,占15%)、心血管系统(共10例,占10.5%)2.4.ADR累及器官系统分类情况表2ADR器

6、官系统分类器打系统分类例数%皮肤及附件损害3335肝胆损害22血液及造血系统损害1314心外血管损害33胃肠损害2021屮枢及其他祌经损害88内分泌系统损害22肌肉骨骼损害33泌尿系统损害22心脏损坏88听觉及前庭功能损坏11免疫系统损害11总计95100由上表中可见,皮肤及附件损害是所有ADR中最多的,其次为胃肠损害、血液及造血系统损害。皮疹的发生率是最高的,这是由于皮肤反应最易分辨,患者的感触也是最明显的,而且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的可能性也较高。其次力腹泻和呕吐,症状明显,易于判断。其他方面的ADR,发生率相对较低。3.讨论随

7、着我国医院药学的不断发展,ADR的监测越來越显示出其重要性,通过合理有效的监测ADR,既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也加强了药学人员与临床的联系。对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基础,有利于抬高治疗水平,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加强ADR监测的宣传与教育,可以更好的提高ADR监测的水平,降低漏报率,提高准确率,使得ADR的监测发挥更大的作用。[2]何伟珍,吴丽兰,应小飞,等.浙江丽水市2004年50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吿分析[J].中国药房,2005,16(10):774[3]苟静玲,马丽娟.2003—2005年我院门诊医保

8、患者抗生素使用分析[J].中国药业,2006,15(16):4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