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44422
大小:43.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7-12-29
《对外汉语教材中言外之意现象考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外汉语教材中言外之意现象考察 摘要:通过总结汉语教材中的例子,发现汉语中常用来传达言外之意的途径和手段是:采用修辞、使用熟语、使用本身具有某种语用含义的词语或句式、采取某些特定的会话策略。要想提高学生对汉语言外之意的理解能力,就要将重点放在使用修辞和熟语这两大类途径上。关键词:言外之意语用理解能力对外汉语教学教材考察一、对外汉语教材中传达言外之意的途径和手段本文参考徐盛桓对“含意”的定义,同时为了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即针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外之意”,笔者将“言外之意”操作性地定义为“存在于话语的概念意义、命题意
2、义之外,但又确实为语言单位的音和义所承载的隐性意义,包括说话者通过该语言单位传递给听话者的各种间接信息,如言语意图、说话者的情感和态度等,听话者不可能由字面意义直接整合而获得,必须结合语境进行语用推理才能获得。”21通过对20种对外汉语教材及HSK相关书籍的考察,我们得到了451个具有言外之意的例子。本文由所得例子总结和归纳了汉语教材中传达言外之意的常见途径和手段,并依据这些途径和手段将所考察的言外之意分为四大类。对于这些途径和手段的了解,有助于加深留学生对汉语言外之意的认识,有助于寻找帮助留学生理解汉语言外之意的
3、方法,进而有助于提高留学生的语用理解能力。这四大类汉语中常用来传达言外之意的途径和手段是:采用修辞、使用熟语、使用本身具有某种语用含义的词语或句式、采取某些特定的会话策略。下面就对这四大类途径和手段进行详细地说明。(一)言外之意的传达途经一:采用修辞1.采用婉曲采用婉曲手段传达言外之意的现象在汉语中还是较为典型并且常见的。如:爷爷恐怕要不行了,咱们得开始准备后事了。(《HSK真题及分析》)2.采用反问邵敬敏认为任何疑问句式都可以构成反问用法。其中是非问句的反问用法最为常见,其次是特指问,最少见的是选择问与正反问。a
4、)是非问句的反问用法(1)你整天呆在房间里,口语水平能提高吗?(《汉语听力教程》第二册)b)特指问句的反问用法(2)我不愿意住在学生宿舍,那么多规矩谁受得了?(《汉语听力教程》第二册)21c)选择问与正反问的反问用法(3)女:你看,那个人是刘佳吗?男:不是刘佳是谁啊?(《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应试指南》初、中等)3.采用反语(4)男:大妈您看,我的菜多新鲜,刚从地里拉来的。女:哟,你也太会赚钱了,你这是卖菜呢还是卖泥呢?《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听力(上)》4.采用夸张(5)瞧我这表妹多孝顺,怪不得我姨妈姨夫把她夸成了
5、一朵花。(《高级汉语口语》第二版)5.采用比喻(6)女:你太幸福了!我妈妈检查我的作业时简直就是一只老虎。(《阶梯汉语——中级听力课本》第二册)6.采用比拟(7)肚子也提意见了。(《高级汉语口语》第二版)7.采用双关(8)男:我们这是打折商品,不能退货。女:商品能打折,可服务不能打折啊!(《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听力(上)》)8.采用主宾重复判断句21在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里,“警策”也是修辞格的一种。“主宾重复判断句”即“A(就/总/毕竟/还)是A”,虽然字面并不能传达任何新信息,但实际上包含了丰富的言
6、外之意,含有警策之意。(9)妈,名牌就是名牌,穿上名牌感觉就是不一样。(《汉语听力教程》第三册)(二)言外之意的传达途径二:使用熟语熟语是汉语中久经沿用,基本定型的短语或句子,一般只能整体表义,不能随意变动。按其结构特点、雅俗程度以及运用方式的不同,通常将熟语分为:成语、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也有学者提出,应该再分出一种“口语习用语”,如“我说呢”“又来了”“说不过去”等可以在特定语境下使用的相对固定的语句或框架式结构,这样的语句和结构显然不能归入成语和谚语,与惯用语也有很大的区别。还有学者认为,在熟语中应该给“俗
7、语”也划出一席之地。本文接受“口语习用语”和“俗语”这两个概念。1.使用惯用语21李行健先生指出,惯用语的特点有三个:第一,它的语义具有双层性,除字面的语义外,必需具有深层次的比喻引申意义;第二,它的结构是固定的;第三,在句法功能上它同成语近似,在修辞功能上它有强烈的通俗性和口语色彩。这样的分析指出了惯用语具有言外之意的特点,理解时不能仅仅理解其字面意义。我们认同这样的分析,并从教材中找到了大量使用惯用语的例子。如:(10)毛新简直就是个夜猫子。(《汉语中级听力教程》第二版(上册))(11)小王这个人,每次一起吃饭
8、他都不出钱,真是个铁公鸡!(《HSK真题及分析》)2.使用口语习用语常玉钟先生在他的《口语习用语功能词典》代序中指出,“在口语交际中,有这样一类语句,功能多样,使用广泛,人们对它们习以为常,但这些语句的含义,常常不能凭借构成成分的语义和语法上的逻辑义推导出来,如‘你看你’‘有的是’‘真是的’这样的句子”,常玉钟把这样的句子称为“口语习用语”。习用语应具备三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