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条件概率课件(苏教版选修23).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3.1条件概率课件(苏教版选修2-3)课堂互动讲练知能优化训练课前自主学案学习目标2.3.1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2.掌握求条件概率的两种方法.3.利用条件概率公式解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目标课前自主学案温故夯基则称X服从超几何分布,记作________________.2.事件A与B互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P(AB)=____.3.若事件A与B互斥,则P(A∪B)=__________.X~H(n,M,N)事件A与B不能同时发生0P(A)+P(B)知新益能定义对于两个事件A和B,在
2、已知__________的条件下_________的概率,称为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的条件概率,记为________计算公式若P(B)>0,则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A发生的条件概率是P(A
3、B)=____________乘法公式P(AB)=_______________条件概率事件B发生事件A发生P(A
4、B)P(A
5、B)P(B)问题探究1.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等价于事件AB同时发生吗?P(A
6、B)=P(AB)吗?提示: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说明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即AB发生.但P(A
7、B)≠P(AB),这是因为事件(
8、A
9、B)中的基本事件相对于原来的基本事件而言,已经变少了,而事件AB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不变,故P(A
10、B)≠P(AB).2.若事件A、B互斥,则P(B
11、A)是多少?提示:若A与B互斥,则A、B不同时发生,∴P(AB)=0,∴P(B
12、A)=0.课堂互动讲练考点一利用定义求条件概率考点突破例1变式训练1一个口袋内装有2个白球和2个黑球.(1)先摸出1个白球不放回,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2)先摸出1个白球后放回,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考点二利用缩小样本空间的观点计算P(B
13、A)对于求解“取出”或“抽样”等事件的概率问题,可采用剔除法
14、,即除去已抽取的基本事件,在新的条件下利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例2一个盒子内装有4个产品,其中3个一等品,1个二等品,从中取两次,每次任取1个,作不放回抽样.设事件A为“第一次取到的是一等品”,事件B为“第二次取到的是一等品”,试求条件概率P(B
15、A).【名师点评】利用缩小样本空间的观点计算条件概率时,首先明确是求“在谁发生的前提下谁的概率”,其次转换样本空间,即把既定事件B所含的基本事件定义为新的样本空间,显然待求事件A便缩小为AB.变式训练2一个正方形被平均分成9个部分,向大正方形区域随机地投掷一个点(每次都能投中).设投中最左侧3
16、个小正方形区域的事件记为A,投中最上面3个小正方形或正中间的1个小正方形区域的事件记为B,求P(AB)、P(A
17、B).考点三条件概率的性质及应用在共同条件下发生的互斥事件,其概率可根据性质P(B∪C
18、A)=P(B
19、A)+P(C
20、A)来求.例3(本题满分14分)有外形相同的球分装三个盒子,每盒10个.其中,第一个盒子中有7个球标有字母A,3个球标有字母B;第二个盒子中有红球和白球各5个;第三个盒子中则有红球8个,白球2个.试验按如下规则进行:先在第一个盒子中任取一个球,若取得标有字母A的球,则在第二个盒子中任取一个球;若第一次取得标有字母B
21、的球,则在第三个盒子中任取一个球.如果第二次取出的是红球,则称试验为成功.求试验成功的概率.【名师点评】为了求得比较复杂事件的概率,往往可以先把它分解成两个(若干个)互不相容的较简单事件之和,求出这些简单事件的概率,再利用加法公式即得所求的复杂事件的概率.变式训练3在某次考试中,要从20道题中随机抽取6道题,若考生至少能答对其中的4道即可通过;若至少能答对其中5道就获得优秀.已知某考生能答对其中10道题,并且知道他在这次考试中已经通过,求他获得优秀成绩的概率.解:设事件A为“该考生6道题全答对”,事件B为“该考生答对了其中5道题,另一道答
22、错”,事件C为“该考生答对了其中4道题,另2道答错”,事件D为“该考生在这次考试中通过”,事件E为“该考生在这次考试中获得优秀”.方法感悟1.条件概率的判定:若题目中出现“已知”“在…前提下(条件下)”等字眼时,一般为条件概率;若题目中没有出现上述字眼,但已知事件的出现会影响所示的概率时,也为条件概率.求条件概率问题要把握是在什么前提条件下的概率问题,也就是要搞清事件A,事件B,以及事件AB和它们发生的概率,再利用条件概率公式进行求解.2.条件概率公式揭示了条件概率P(B
23、A)与事件P(A),P(AB)三者之间的关系,由条件概率公式可以解
24、决下列两类问题.(1)已知P(A),P(AB),求P(B
25、A);(2)已知P(A),P(B
26、A),求P(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