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课堂教学公平的思考.doc

践行课堂教学公平的思考.doc

ID:59429102

大小:4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25

践行课堂教学公平的思考.doc_第1页
践行课堂教学公平的思考.doc_第2页
践行课堂教学公平的思考.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践行课堂教学公平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践行课堂教学公平的思考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平并不是抽象的、绝对的和永恒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相对的、历史的和具体的。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迫求公平的机会和待遇,寻求公平的制度和政策。公平的相对性区别于不公平,承认相对公平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不公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课堂教学公平与教育公平在价值取向上是相通的,二者

2、具有从属关系,课堂教学公平是课堂教学层面的教育公平,课堂教学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微观层面、具体体现和重要要求,教育公平是课堂教学公平的目标所在。一、课堂教学公平内涵的理解冯雨峰认为,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公平可以分为:机会公平、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颜溢惠认为,“机会公平也称起点公平,指社会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均等的生存、发展机会。”程序公平强调用来实现公平的方法、规则和程序的公平性。结果公平倾向于社会中的价值资源在成员之间平均分配。机会

3、公平是公平的前提条件,是公平的首要标志。课堂教学公平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保证学生公平地享有其基本权利,实现教学资源、发展机会在学生间的分配公平性。课堂教学公平涉及学生的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学习权,课堂教学公平包括合理的座位分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教师正确评价和反馈等方面。课堂教学公平也可以从机会公平、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维度进行理解。课堂教学机会公平主要指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给予的同等关注,包括给予学生以同等的1门1答问题的机会、给予学生公平的参与教学互动活动的机会等。课堂教学机会公平是不排斥所谓的“差

4、生",而是将这部分学生和“优生"同等对待。课堂教学程序公平是指教师在考虑到学生对知识接受和学习能力不同的情况下,能尽可能对每个学生都采用对其有利的教学方法,不因为偏爱或偏见而在课堂教学深厚此薄彼。对于结果公平而言,课堂教学公平是指学生享有各种权利的结果的公平,包括获得教师的公正评价,获得与其能力和实际取得结果相一致的考评成绩、有同等的自我表现的机会等。课堂教学机会公平是课堂教学公平的根本属性和基本特征,是建构课堂教学公平的重点。二、课堂教学公平问题分析课堂教学公平是学生的基本需求,是学生法定权利,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罗伯

5、特?A?达尔在《论政治平等》提出一个关于僧帽猴的故事:实验人员告诉母猴用“硬币”一一花岗岩小石头一一去交换葡萄和黄瓜,两只猴了被分别关在笼了中,每只猴了都能看到对方,能够观察到对方所得到的奖励。结果显示,如果一只猴子用花岗岩换到一条黄瓜,但是看到另一只猴子换到更多的葡萄,它经常要么拒绝交出花岗岩,要么选择不吃黄瓜。既然猴子都需要公平,那么人类更不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有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虽然法律条款中没

6、有明确提及“课堂教育.公平”,但是,教育法的基本精神中显然包括课堂教学公平的内容。把课堂教学公平作为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并加以践行,是坚持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学生法定权利,满足学生对公平的需要,推进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然而,现实的学校教学中,课堂教学不公平的现象却比较突出,严重侵蚀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主要表现为:(1)教师对课堂教学公平的认知存在偏差。对课堂教学不公平的忽视,见惯不惊,认为无需思考;混淆了公平与平等的关系,认为课堂教学公平就是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对如何实现平等地对待每一

7、名学生又没有明确的思考;对践行课堂教学公平和“因才施教”原则关系的认识不到位;(2)教师仅依靠考试成绩片面地评价学生,仅仅依靠学业成绩给学生贴标签,按照学生成绩、学习态度来认定“好学生”或“差学生”,对“好学生”偏爱过度;(3)课堂互动不平衡,互动机会和时间在不同学习成绩、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中分配不平衡;(4)教师对学生表现的反馈不公平,只是根据教师的主观意愿,个人想法评价一个学生的表现,存在厚此薄彼现象;(5)学校和班级刻意主导座位的分配,导致座位分配不均等现象的出现。三、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对策建议践行课堂教学公平的主体是教

8、师,推进课堂教学公平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公平的“知情意行”的联动过程,是一个实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过程。(一)纠正教师在认识的偏差,形成对课堂教学公平的理性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