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及皮肤病学教案:第18章 腹外疝教案2.doc

外科及皮肤病学教案:第18章 腹外疝教案2.doc

ID:59330548

大小:10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9-04

外科及皮肤病学教案:第18章 腹外疝教案2.doc_第1页
外科及皮肤病学教案:第18章 腹外疝教案2.doc_第2页
外科及皮肤病学教案:第18章 腹外疝教案2.doc_第3页
外科及皮肤病学教案:第18章 腹外疝教案2.doc_第4页
外科及皮肤病学教案:第18章 腹外疝教案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科及皮肤病学教案:第18章 腹外疝教案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毕节市卫生学校教师课时授课计划(首页)课程名称《外科学》授课专业农村医学授课教师讲授课题第十八章腹外疝第二节常见腹外疝课型理论教学资源教材及有关参考资料授课序号教研组长检查签字授课时间学生考勤班级日期周次星期节次授课时间学生考勤班级日期周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腹股沟斜疝直疝的临床表现。2.腹股沟斜疝直疝诊断及分型3.鉴别诊断4.治疗原则5.股疝的股管解剖、病理、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原则能力目标:1.掌握腹股沟斜疝直疝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分型、鉴别诊断、治疗原则2.掌握股疝的股管解剖、病理、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重点1.腹股沟斜疝直疝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分型。2.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

2、难点腹股沟斜疝直疝的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方法: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学习法教学手段:学生小组学习单、多媒体课件评价方式课堂提问、回示,课下习题练习、布置作业。毕节市卫生学校教师课时授课计划(6页)教学过程与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分配㈢临床表现⒈腹股沟斜疝:疝块经腹股沟管斜向内下突出。①多见于男性儿童及青壮年。②轻者无症状或(右)下腹坠胀不适及疼痛(易复性疝)→严重者下腹剧痛(嵌顿或绞窄性疝)。③腹股沟包块呈椭圆形(腹股沟管内)或梨形(进入阴囊),肿块于久站、劳动、负重、跑步、剧烈咳嗽时出现。④易形成嵌顿性疝或绞窄性疝,疝块突然增大变硬,

3、出现压痛,不能回纳入腹腔者为嵌顿性疝;出现急性肠梗阻症状为绞窄性疝。⑤疝块回纳后,压迫内环,嘱病人起立、咳嗽增加腹内压,疝内容物不再脱出。⒉腹股沟直疝:疝块经直疝三角向下突出。①多见于年老体弱者。②腹股沟包块:呈圆形,鸽蛋大小,站立时突出,平卧时消失。③疝块不下降至阴囊,不发生嵌顿或绞窄。④压迫内环时疝块仍然出现。㈣诊断及分型⒈诊断:主要依据是腹股沟包块,如为肠袢则肿块柔软、光滑、叩鼓,回纳入腹腔时发出咕噜声;如为大网膜,则肿块坚韧、叩浊、回纳慢。⒉分型:根据疝环缺损大小、疝环周围腹横筋膜坚实程度、腹股沟管后壁的完整性,腹股沟疝分四型。Ⅰ型→疝环缺损直径≤1.5cm(约一指尖),疝环周围腹

4、横筋膜有张力,腹股沟管后壁完整。Ⅱ型→疝环缺损直径1.5~3.0cm(约两指尖),疝环周围腹横筋膜薄且张力降低,腹股沟管后壁已不完整。Ⅲ型→疝环缺损直径≥3.0cm(大于两指),疝环周围腹横筋膜薄而无张力或已萎缩,腹股沟管后壁缺损。Ⅳ型→复发疝。㈤鉴别诊断⒈睾丸鞘膜积液:阴囊包块(呈囊性、上界清楚、不能回纳);透光试验阳性(透光性好);包块后方触不到睾丸(睾丸在积液中间)。⒉交通性鞘膜积液:均见于小儿;阴囊包块随体位变化增大或缩小;包块增大时透光试验阳性;包块增大时触不到睾丸。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导入并展示教学内容导入并展示教学内容倾听、理解阅读病例倾听倾听、理解倾听、理解20分钟

5、10分钟10分钟毕节市卫生学校教师课时授课计划(6页)⒊精索鞘膜积液:腹股沟管内包块(体积较小);牵拉睾丸时可见包块移动。⒋隐睾:腹股沟管内包块(体积较小、挤压时有胀痛);同侧阴囊内无睾丸。㈥治疗原则⒈非手术疗法:1岁以下婴儿采用绷带压住腹股沟管内环,防止疝块突出,观察6个月;年老体弱或禁忌手术者白天采用医用疝带,夜间解松。⒉手术治疗:⑴传统疝修补术原则是疝囊高位结扎,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管壁。婴幼儿宜在腹膜外脂肪层作疝囊高位结扎术(必做),荷包缝合后切去疝囊。成年人腹股沟斜疝宜在疝囊高位结扎后,加作疝修补术:修补腹股沟管前壁最常用的方法是Ferguson法(英,弗格森法,在精索前方将腹内斜

6、肌下缘及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修补腹股沟管后壁常用4种方法,①Bassini法(意,巴西尼法,提起精索,将腹内斜肌下缘及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精索置于腹内斜肌与腹外斜肌腱膜之间,临床应用最广泛);②Halsted法(美,霍尔斯特德法,方法同上,把腹外斜肌腱膜也在精索后方缝合,精索置于腹壁皮下层与腹外斜肌腱膜之间);③McVay法(麦克维法,将腹内斜肌下缘及联合腱缝至耻骨梳韧带上);④Shouldice法(加,舒迪斯法,切开腹股沟管后壁的腹横筋膜,再重叠缝合,然后按巴西尼法修补腹股沟管后壁)。缺点是缝合张力大,术后有牵扯感或疼痛。⑵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用邻近组织(腹直肌前鞘、阔筋膜)或人工

7、材料(合成纤维网)加强腹股沟管后壁薄弱部位,也称疝成形术。⑶经腹腔镜疝修补术需全麻,临床应用较少。⒊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①紧急手术处理,防止病情恶化;②术前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③术中正确判断疝内容物的生命力,防止坏死肠管(颜色变暗变黑、失去光泽和弹性、动脉搏动消失、刺激时无蠕动)回纳入腹腔;④疝囊内已有感染者,一般仅作高位疝囊结扎,不作修补术。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听中体会思考、理解、记录要点聆听、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