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脉要精微轮.doc

内经脉要精微轮.doc

ID:59225961

大小:3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09

内经脉要精微轮.doc_第1页
内经脉要精微轮.doc_第2页
内经脉要精微轮.doc_第3页
内经脉要精微轮.doc_第4页
内经脉要精微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经脉要精微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脉诊的原理及运用要领。脉为气血藏聚流通之处,脉象可反映气血的盛衰变化。因此,原文接着举例叙述长、短、数、大、上、下、代、细、涩、浑浑革至、绵绵其去等十余种脉象及其主病。提示在脉诊时,一要注意脉动的频率快慢,如“数则烦心”。二要注意脉动的节律齐差,如“代则气衰”。三要注意脉象的体态,如上、下、长、短几种脉象是对脉位的论述,浑浑、绵绵、大脉是论脉势,细脉论脉体的阔狭,涩脉论脉中气血运行的流利程度。802夫脉者,血之府(1)也。长则气治(2),短则气病(3);数则烦心,大则病进(4);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5);代则气衰(6),细

2、则气少(7),涩则心痛(8);浑浑革至如涌泉(9),病进而色弊(10),绵绵其去如弦绝,死(11)。(《素问·脉要精微论》)3、如何理解“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精明以目言,五色以面言。言目之光彩精明,面之五色各正,乃元气充足,故精华发见于外也。4、望色、察目的原理及要点。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1),赤欲如白裹朱(2),不欲如赭(3);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4)之泽,不欲如蓝(5);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6)。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7)也。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

3、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素问·脉要精微论》)由于颜面五色和目之精光神气皆为脏腑精气的外在表现,因此,望色、察目可以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及其病变。本节通过“五欲”、“五不欲”之色的论述,提出望色的要点。大凡色诊,皆以润泽光亮含蓄为善色,疾病预后良好;以晦暗枯槁外露为恶色,疾病预后不良。望目的要点为了解目的视觉、色觉及神气正常与否。如果两目有神,视物清晰,辨色准确,为精气未衰;两目无神,视物大小相混,长短不分,黑白不辨,则为精气衰竭之征。5、论述闻声问疾的原理及应用要点。804五藏者,中之守(1)也。中盛藏满(2),气胜伤恐者(

4、3),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4)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5)也;衣被不敛(6),言语善恶不避亲疏(7)者,此神明之乱也。仓廪不藏(8)者,是门户不要(9)也。水泉不止(10)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素问·脉要精微论》)人以五脏为本,五脏藏精舍神,在体内各有职守。病人声音的清浊、语音的高低、语言的正常与否及二便情况,均反映了五脏的功能状况。如声音重浊,为脾脏失守,中土壅滞,水湿不运;声低息微,言不接续,为气被劫夺,肺脏失守;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神明之乱,多为心神失守;泄利不止,大便失禁,门户不

5、固,为脾胃失守;遗尿、小便失禁,为膀胱失约,肾脏失守。因此,察五脏得守、失守,可从闻声问疾入手。6、论述望形体诊病的原理及要领。头、背、腰、膝、骨,是人躯体的五个标志部位,心、肺、肾等脏精气居聚之处,又便于观察,因此,通过观察诸府的动静状态,可以了解五脏的功能情况。如头低垂不举,目陷无光,为五脏精气已衰,神气将失;背曲肩垂,为心肺精气衰败,不能上营肩背;腰痛转侧困难,为肾气将败等。805夫五藏者,身之强(1)也,头者,精明(2)之府,头倾视深(3),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4),背曲肩随(5),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

6、,肾将惫(6)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7),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8),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9)。(《素问·脉要精微论》)7、论述脉象与四时相应的机理及意义。自然界阴阳二气的消长决定了春、夏、秋、冬四时变化,而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以冬至和夏至为两个转折点,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阴阳消长,四时更迭,从而有春温、夏暑、秋凉、冬寒的气候特征。“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人与天地相参,脉象规矩权衡,相期而至,随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而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若脉象与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不能相应而出现错乱

7、,即可通过错乱之脉而诊知发病的脏腑部位,并可根据五行生克规律进一步推测疾病的预后吉凶。因此,察时脉辨病,并进一步施治,必须把握天人如一的规律,因时制宜。806帝曰:脉其(1)四时动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2)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请问此五者,可得闻乎?岐伯曰:请言其与天运转大(3)也。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4)夏之暑,彼秋之忿(5),为冬之怒(6),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7),以春应中(8)规(9),夏应中矩(9),秋应中衡(9),冬应中权(9)。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

8、,阴气微下(10);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11)。阴阳有时,与脉为期(12)。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13),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14),从阴阳始,始之有经(15),从五行生,生之有度(16),四时为宜。补泻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