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分析ppt课件.ppt

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分析ppt课件.ppt

ID:58729488

大小:1.26 MB

页数:96页

时间:2020-10-04

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分析ppt课件.ppt_第1页
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分析ppt课件.ppt_第2页
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分析ppt课件.ppt_第3页
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分析ppt课件.ppt_第4页
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分析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分析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系统概述设施规划物料搬运本章小结思考和习题3.1物流系统概述1)物流系统中的五个基本活动①加工②检验③运送④等待⑤储存2)目的把生产系统中所需要的各种物料,按规定的数量和质量,在规定的时间点,完好无损的送达规定的地点3)内容①  对物料进行识别、跟踪②  进行相应的称量和计算③  实施适时的程序控制④  对各项活动采取质量保证和安全措施⑤ 把各项生产设施作为有序的布置,并要设置适当的物料搬运设备4)强调整个系统的协调一致性,提高生产系统的生产效率3.2设施规划前阶段调查分析综合修正评价

2、规划依据设想方案初步方案比较方案选定的规划下阶段战略设施规划设施规划实施3.2.1设施规划决策1)影响企业生产单位构成的因素①产品的结构和工艺特点②企业的专业化和协作化水平③生产单位的专业化原则④企业的生产规模新建工厂技术改造设施规划两种情况2)设施布置的影响因素①厂房布置应满足生产过程要求,避免相互交叉和迂回运输②充分利用现有运输条件③生产联系和协调关系密切的单位应相互靠近④按生产性质,防火和环保要求,合理划分厂区⑤在考虑防火和卫生条件下,总平面布置力求占地面积最小⑥工厂布置应考虑有扩建的余地3)制定设施规划决策

3、3.2.2设施布局的程序和方法系统布置设计(SLP)7.修正条件8.实际制约输入数据(P、Q、R、S、T)1.物流2.活动的相互关系3.物流——活动相互关系图4.必要面积5.可利用面积6.面积相互关系图9.拟订几种布置方案10.评价分析寻优选择1)分析阶段①  收集资料数据五类基本数据P、Q、R、S、TP——产品品种、系列、规格Q——每种产品的产量R——生产工艺流程、物流路线、机器设备及其他设施T——各种作业所需时间S——信息②P——Q分析③R分析④作业活动关系分析各作业活动之间“密切程度和重要度”作业相关图⑤ 物

4、流——作业活动相互关系分析物流路线图、工艺流程图⑥估算面积2)优化设计阶段方法:工艺程序图流程程序图线路图线图3)评价和决策阶段评价指标:①工艺流程图,物流路线的合理性②各项设施的有效利用③安全性④管理难易度⑤建筑投资的合理节约⑥未来扩展、改进可能性等3.2.3设施布置方式1)工艺原则布置①把同类工艺设备和人员集中在统一区域布置②  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③优缺点工艺化原则示意图钻床仓库车床压床铣床铣床车床车床铣床铣床钻床磨床焊接油漆磨床装配装配焊接焊接仓库2)产品原则布置①机器设备、人员及物料按产品加工或装

5、配的工序依次布置② 适用于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③优缺点钻床仓库车床压床铣床车床钻床折弯机钻床车床磨床钻床钻床装配仓库对象化原则示意图3)成组技术布置① 是工艺原则布置和产品原则布置的结合形式,原则是把加工工艺相同或相似的成组产品的全部工序所需的不同类型的机器配置在一个单元之内,于是整个系统就有1个以上的生产单元,每个生产单元按产品原则布置,生产单元之间按工艺原则布置② 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方式③优缺点4)定位布置①产品的加工位置固定,生产设备、人员和物料均围绕着这个固定位置配备②适用于体积庞大的重型机械产

6、品的生产3.2.3.1工艺原则布置常用方法1)物料搬运图法① 按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流向及生产单位运输量布置的车间及各种设施的相对位置②三个步骤【案例】某企业五个车间之间物料运量和物料搬运图l根据原材料、在制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流向,初步布置各个生产车间和生产服务单位的相对位置l统计车间的物料流量,制定物料运量表l按运量大小进行初始布置,将车间之间运量大的安排在相邻位置,并考虑其他因素进行改进和调整2)作业相关图法①根据企业各部门之间活动关系密切程度布置其相互位置②划分密切等级及原因【案例】一个具有6个部门的快餐店欲在一个

7、2×3的区域内布置其生产和服务设施。这6个部门间的作业关系密切程度如下图所示,请决策。解(1)列出关系密切程度(只考虑A和X)(2)根据列表编制出主联系族(3)考虑其他“A”关系部门,如能加在主联系族就尽量加上去,否则化除分离的子联系族(4)画出“X”关系联系图(5)根据联系族图和可供使用的区域,用实验法安置所有部门3)从——至表法①利用从——至表列出机器或设施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对角线元素为基准计算工作地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找出整个生产单元物料总运量最小的布置方案②步骤l选择典型零件,指定工艺路线,确定所需机床和设

8、备l制定设备布置的初始方案,统计出设备间的移动距离l确定零件在设备之间移动次数和单位运量成本l用实验法确定最满意的布置方案3.2.3.2产品布置原则1)装配线2)装配线平衡①节拍:以相同的时间间隔顺次经过各个工作站的移动输送生产线②作业基本单元:装配线上的每个工作站要完成的操作由许多操作单元组成③将所有的基本单元分配到各个工作站,使每个工作站在节拍都处于繁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