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管理激励现状的调研.doc

某学校管理激励现状的调研.doc

ID:58655169

大小:4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0-16

某学校管理激励现状的调研.doc_第1页
某学校管理激励现状的调研.doc_第2页
某学校管理激励现状的调研.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某学校管理激励现状的调研.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对部分学校管理激励现状的调研       笔者通过四个多月对上海北郊学校及附近十一所学校的实地考察,围绕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现存的问题,与校长、老师们进行了认真的交流与讨论。其中,笔者认为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少数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情不高,得过且过,对学校制定的激励政策无动于衷;另一个极端现象就是,大多数的教师过分追求学生的分数,为了提高分数,不顾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味加重负担,或是放学后补课。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许多学校没有将教师作为一种资源来对待,在管理层的眼中,教师仅是一种工具,是被动的受体;而另一方面,学校的激励评审

2、指标过于倾向于学生的成绩,单一化指标造成了“只要学生的分数高,就是好老师”的错误思想,使得许多老师在过分追求学生分数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身体素质以及思维创造等能力的培养和教育!       在这些问题中,又以学校对教师的激励机制反映的问题最多。笔者通过对12所学校近150名中小学教师的激励现状的调查发现,薪酬激励、荣誉及晋升和校园文化是中小学开发教师资源的最有效的方法。其中,学校对教师们的薪酬与荣誉方面的激励,对于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在6项调查指标中名列前茅。图示如下:  图2 影响学校提高工作效率的6项激励因素      

3、 从上图我们不难看出,现阶段对教师的物质激励依然占据着主要的地位,约有80%的教师认为工资、奖金的提升对其激励最大。虽然教师的薪酬水平与前几年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其他行业的薪酬增长幅度相比,教师的工资上涨率还是偏低的,教师对物质方面的更多需求在短期内还难以得到满足。       其次是给予优秀教师的荣誉及晋升。荣誉及晋升对75%的教师,尤其对年龄层在35到55岁之间的教师有着较强的吸引力。这些老师在访谈中,都谈到了他们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把职业的荣誉感放在了对个人激励的主要地位,至少在这个激励因素上,学校管理层还是有较大的深度去挖掘

4、的。       另外,有68%的教师认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他们的影响重大。部分教师反映,过去在学校一旦被评为优秀教师,带给他们的不是激励,而是数不尽的烦恼,周围同事的冷嘲热讽和异样的眼光,使得优秀教师再难有所作为;相反,一个和谐进取的良好氛围,则会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为教师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公费旅游和教师培训分别有63%和50%的教师赞成,约有37%的教师提到了其他一些激励因素,如后勤保障、设备投资和工作环境的改善等,反映出这几个因素对中小学教师同样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综上,笔者认为学校最主要的

5、问题,乃是来自于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不当,主要表现为:       1、不尊重教师作为人的基本权利。过分限制教师的教学自主权,统一进度,整齐划一,抹杀了教师和学生作为人的差异性;       2、不注重人的天性,对教师人格的不尊重。以往的教育改革都是自上而下,学校的教师很少能够参与学校中、高层管理决策的制定,导致所定的政策没有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不能使教师自下而上地自愿进行改革;       3、大力营造一种一切为了工作的氛围,使教师人性发生了变异甚至扭曲:新婚燕尔,脱下婚纱,就直奔课堂,孩子不到半岁,母亲就要上课,父母去世,丧事未完就来到

6、学校,反映出现有激励机制的背后存在着很大的负效应;   4、绩效考评制度陈旧,学校只是一味频繁检查工作,但同时评审标准又过于单一,使得教师不得不“听课一套,平时一套”,加大学校成本的同时也使得教师的自我创造力受到限制,缺乏活力,最终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造成恶性循环。       三、激励机制的设计原理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激励机制建立在“委托——代理关系”假设基础上。“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假设是信息非对称假设,即假设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非对称环境,可以形象地用

7、月光下的委托人与树荫下的代理人来描述。站在月光下的称为委托人,他看不到坐在树荫下的人在干什么,相反,坐在树荫下的人可以看见站在月光下的人在干什么,因而他称为代理人。我们将拥有信息多的称为为代理人,拥有信息少的称为委托人。正如在学校内部,管理者相对于教师而言就是委托人,而教师就是代理人,对学校内的不少人际关系或具体教研工作水平这类信息,教师往往掌握的要比上层管理者多些;而学校道德管理者却缺乏关于教师的努力方向和水平的所有信息。只要在建立或签订合同前后,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这种经济关系都可以被认为属于“委托——代理关系”。       由

8、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信息非对称,委托人对市场和代理人努力程度的了解不如代理人多,但站在月光下的委托人又不能时时拿着“手电筒”来观察坐在树荫下的代理人在干什么,即使可以这么做,高昂的“电池”成本也会使他得不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