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

ID:58567329

大小:153.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0-10-21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_第1页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_第2页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_第3页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_第4页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童年期的学习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第三单元童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6、7岁—12、13岁,小学阶段第一单元童年期的学习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1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小学儿童的义务2学习是教和学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3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4“学会学习”是小学生的最基本学习任务5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一、记忆的发展记忆容量的增加(与成人水平接近):7+2特点: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成为主要方式意义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超过形象记忆记忆策略的发展1、复述2、组织策

2、略:把要识记的材料按内在联系归类以帮助记忆。(1)归类:简单联想归类→功能关系归类→按概念进行分类苹果香蕉桌子椅子电视(2)系列化:动物哺乳动物马大象3、系统化策略(将相互关联的信息按体系关系进行整理和条理化)4、巧妙加工策略联想、谐音、拆分、重组类别体系化(类群集,类包含问题)生物植物动物树草花松树柳树序列化(关系群集)A=B,B=CA=C;A>B,B>CA>C排序思维活动还不能超越具体事物二、思维的发展(一)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1、经历一个思维的质变过程:思维类型产生质变,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过

3、渡2、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本质是逻辑思维依赖具体特征3、转折年龄:小学中年级,10岁是儿童思维发展产生质变的关键年龄.(二)思维形式的发展1.概括能力:经历三个阶段(1)直观形象水平7-8岁概括直观、形象外部属性和特征.如对鸟概括,毛色,大小,生活环境方面(2)形象抽象水平8-10岁形象抽象的概括.如鸟是有羽毛,没有齿的动物。(3)初步本质抽象水平鸟是有羽毛、会飞的动物2.词语概念的发展丁祖荫分8种形式,三大种类:1,不能理解实验要求:低年级1/3,随年级提升下降。2,属功用性和具体形象特征描述:低年级占

4、50%强,中年级达62%,高年级有49%,呈钟形曲线。是发展过渡形态。3,包括接近本质定义和本质定义:随年级增长明显上升,高年级正确比例尚未达到50%。3.推理能力的发展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1)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如三段论法: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三种水平:小学低年级运用简单概念对直接感知的事实进行简单的演绎推理;中年级除能用概念对直接感知事实进行推理,能对用言语表述事实进行演绎推理;高年级能自觉地运用演绎推理解释抽象课题。随年龄提高,低年级初步表现逻辑能力,中年级属过渡阶段,高年级基本具逻辑推理能

5、力。(2)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利用概括词语方法研究。小学儿童基本可完成简单归纳推理;因素多,归纳难度大;随年龄增长提高;发展速度方面,三四年级发展缓慢,四五年级是转折点。(3)类比推理能力发展先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存在年龄阶段性差异低年级能力较低,平均正确比率仅20%,中年级发展到35%,高年级达60%;各年龄阶段间差异显著;发展水平低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童年期思维形式的发展3、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1)掌握了守恒(把握本质不变性):如A和A一样思维具可逆性(反演可逆性;互反可逆

6、性)5+2=77-5=2补偿关系认知(2)形成守恒的推理形式恒等性(同一性),可逆推理和两维互补推理4.脱自我中心化童年期的思维处于脱自我中心化(去自我中心化)阶段4-7岁自我中心9岁后摆脱自我中心8岁转折.第三单元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具体抽象外显内部(一)自我评价的特点内容涉及多方面(身体外表、行为表现、学业成绩、运动能力、社会接纳程度等;既有外部评价也有内心品质的评价)社会支持因素起重要作用(受老师和父母同学影响大)与情感联系密切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有密切联系(二)自我控

7、制能力1、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罗腾伯格通过“延迟满足”研究。延迟满足是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1)随年龄增长显著提高;幼儿自控能力弱,随年龄而迅速增长。5、6岁幼儿已具备一定自控能力。2)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童年期延迟满足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有显著提高。2、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因素(1)认知和策略(2)榜样作用(3)家庭教育影响二、道德的发展包括道德情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一)道德情感的发展包括移情、情感共鸣、内疚、羞愧、良心等。婴儿期:移情、共鸣;幼儿期:内疚和羞愧感。童年期道德情感随认知发展日益丰富。(

8、二)道德认知的发展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4-12岁),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6岁前)他律道德阶段(9岁前)自律道德阶段(12岁前)(三)道德行为的发展1、亲社会行为表现为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动机:利他;期待奖赏;得到权威和社会赞赏;减轻个人内部消极状态实施亲社会行为条件:道德动机的发展逐渐形成能设身处地为需要者着想的能力。需要具备亲社会行为的能力2、攻击行为表现为身体侵犯、言语攻击及对他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