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象检查》PPT课件.ppt

《骨髓象检查》PPT课件.ppt

ID:58400282

大小:3.02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9-07

《骨髓象检查》PPT课件.ppt_第1页
《骨髓象检查》PPT课件.ppt_第2页
《骨髓象检查》PPT课件.ppt_第3页
《骨髓象检查》PPT课件.ppt_第4页
《骨髓象检查》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骨髓象检查》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骨髓象检查第一节概述一、临床应用(一)确诊某些造血系统疾病(二)协助诊断某些血液系统疾病(三)提高某些疾病的诊断率二、适应证与禁忌症适应证:凡有末梢血任何类型血细胞不明原因的过多过少、或出现幼稚细胞,不明原因的肝、脾、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发热、骨痛或恶病质,疑有血液恶性肿瘤或其他肿瘤转移至骨髓,有异常蛋白血症等。禁忌症:有明显出血倾向的患者和晚期妊娠的孕妇作骨髓穿刺术应慎重。小儿及不合作患者不宜作胸骨穿刺。三、标本的采集方法:采用穿刺法吸取。部位:有胸骨、脊突、髂骨等处,由于胸骨穿刺有一定的危险性,故首选髂前或髂后上棘。2岁以下小儿主张用胫骨粗隆穿刺。穿刺部位的不同,

2、细胞的数量和组成可能有一定的差异,在病变成局灶性分布的疾病更会有明显的差异,故必要时应多部位取材,以便全面了解骨髓的造血情况。(一)骨髓取材的部位和方法1.穿刺必须严格无菌。2.骨髓抽取量一般不超过0.2ml。3.多部位穿刺是提高某些疾病诊断率的有效措施。(二)标本采集的质量保证骨髓取材满意的指标:⑴抽吸骨髓时病人有特殊的酸痛感;⑵骨髓液和涂片均有骨髓小粒(骨髓渣)和脂肪滴;⑶显微镜观察涂片可发现骨髓特有的细胞,如巨核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网状细胞、网状纤维等;⑷含有大量幼稚细胞,粒细胞的杆状核高于分叶核。(三)骨髓取材合格的标志是指非技术错误或穿刺

3、位置不当而抽不出骨髓液或只得到少量血液。常见于:①原发性和继发性骨纤;②骨髓极度增生,细胞过于紧密结实,如白血病、真红等;③骨髓增生减低,如再障;④肿瘤骨髓浸润,包括淋巴瘤、MM、骨髓转移癌。(四)干抽(drytap)1.载玻片要洁净;推片推端要光滑。2.推片与载玻片呈大约30°角,边轻压推玻片,边将髓液向前推进。3.穿刺取得骨髓液后应立即进行细胞计数和涂片。要保证涂片在新鲜状态下染色。4.涂片一般不用抗疑剂。5.涂片时应注意保留片尾和边缘。6.涂片制成后,应在空气中快速摇动或扇干。7.涂片固定和染色时间较血片稍长。8.推制的骨髓片宜8~10张,同时要送检血片2~3张。四、骨

4、髓涂片、染色及其质量保证第二节骨髓象检查的方法1.观察涂片情况:观察涂片染色是否满意,取材是否是真正的骨髓液等。一、检查步骤骨髓涂片观察方法染色标本肉眼观察骨髓涂片和取材比较骨髓涂片染色比较(一)低倍镜检查低倍镜下选择细胞分布均匀处,根据骨髓片中有核细胞的密度或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例来估计骨髓有核细胞的增生程度。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五级估计标准━━━━━━━━━━━━━━━━━━━━━━━━━━━━━━━━━━━━━━━━━━━━━增生程度成熟RBC︰有核细胞有核细胞均数/HP常见病例────────────────────────────────────────────

5、─增生极度活跃1︰1>100各种白血病增生明显活跃10︰150~100白血病、增生性贫血增生活跃20︰120~50正常骨髓象、某些贫血增生减低50︰15~10造血功能底下增生极度减低200︰1<5再障━━━━━━━━━━━━━━━━━━━━━━━━━━━━━━━━━━━━━━━━━━━━━2.判断有核细胞增生程度3.注意巨核细胞数量:1张骨髓涂片上可有7~133个,平均36个。如将骨髓膜标准化为1.5cm×3.0cm(4.5cm2),则参考值为7~35个。4.观察骨髓片边缘和尾部:注意寻找有无体积较大的或成堆的特殊病理细胞,如转移癌细胞、戈谢细胞、尼曼-匹克细胞、Reed-S

6、ternberg细胞、海蓝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等。1.骨髓细胞分类:先浏览该涂片上各类细胞的形态特点,看是否容易识别,然后再分类,要求计数200或500个有核细胞(不包括分裂型细胞和破碎细胞)。按各细胞的种类、发育阶段分别记录,并计算出百分比值。(二)油镜检查2.各细胞系形态学观察⑴粒系:胞体大小,胞核形态及染色质情况,胞质颜色以及是否有中毒改变等。核质比例以及有无核质发育不平衡。⑵红系:幼红细胞有无巨幼样改变,胞核有无不规则、固缩、碎裂,胞质是否有嗜碱性点彩、Howell-Jolly小体等,有无核质发育不平衡。并同时观察成熟红细胞的改变。⑶巨核细胞系:有无小巨核细胞、高分叶

7、核或多个散在小核巨核细胞等,同时应注意血小板的数量、大小、聚集性、形态特征及颗粒变化等。⑷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有无形态和数量改变。有无幼稚细胞。⑸非造血细胞情况。⑹是否出现特殊病理细胞。⑺注意有无血液寄生虫。1.计算出各系和各阶段细胞的百分数。2.粒︰红比值(G/E),正常人约为2~4︰l。二、结果计算和报告单的书写(一)结果计算(二)骨髓象报告单的填写1、“骨髓特征”一栏主要内容:⑴对取材、涂片、染色的评价。⑵骨髓有核细胞的增生程度和粒红比值。⑶分别叙述各系细胞的情况,一般粒、红两个主要系应说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