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031962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8
《除法简算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河南省安阳市豆腐营小学周秀云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P43例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并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个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2、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并能正确运用知识正迁移主动探索自主总结归纳出规律;体验主动探究的快乐。3、灵活运用规律,增强数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流程:解决具体问题,得到研究素材——引导观察材料,初步理解规律——举例验证规律,归纳总结规律——灵活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学过程设计: 一、旧知引路,唤起兴趣:1、口算:(比一比看谁算
2、得既对又快)25×4=317-65-35=125×8=543-249-51=390÷13=436-158-42=2、师:在口算“317-65-35”时,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先算“65+35”的和?(因为这两个数相加正好是100,这样算起来简便)对,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简便计算。(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教师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口算的基础能力,另一方面容易勾起学生对前面所学简便计算方法的回忆,为本节课的新知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引入课题做好了铺垫,从而也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解决问题,探索规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对,春暖花
3、开,正是植树的好季节。我们一起到光明小学的植树现场去看一看。(课件出示图片)2、充分感知,自主建构。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指名答)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出示例3: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师:请你仔细默读题,看一看数与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再想一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想好的同学,可以尝试写在练习本上。可以先分步再综合,有能力列综合算式的也可以直接列出综合算式。(教师巡视学生,并及时搜集学生解题情况。)师:写完的同学,同桌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把你的想法给同伴小声说一说。教师及时运用教学口
4、令,调整学生坐姿和学习状态。学生活动:列出算式后,反馈活动结果(学生上台板演)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方法一:1250÷25÷5 方法二:1250÷(25×5)=50÷5=1250÷125=10(元)=10(元)师:(教师指方法一)谁和这位同学的方法一样?(学生举手示意)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指名答)师:有道理,说的很好!大家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谁同意第二种方法?你们又是怎么想的?(指名答)师:请大家来仔细观察、比较这两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答)教师引导小结:在解决上面问题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5、?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把两组算式用等号连起来1250÷25÷5 =1250÷(25×5)追问:等号是什么意思?你能模仿这个等式再举一些例子吗?你能用自己的话或者一些符号来表示这个规律吗?(指名答)生:在这些算式中,“一个数先除以一个数,再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去除以后两个数的积。”字母表示为:a÷b÷c=a÷(b×c)师:你们的发现很了不起!这是除法中一个很重要的规律,有时运用它可以使计算简便。这也是今天我们的劳动成果,赶快把它记录在书43页。教师并指导学生看书例题。(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质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积极尝试
6、的愿望,就愿意主动地去探究知识的奥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互动启发、发现规律、记录成果”经历了知识的生成与发展过程,从而形成清晰、深刻的表象;学生在探索规律的同时也学会了悦纳自己,欣赏别人,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三、运用规律,深化理解1、第一层次练习:快乐填空,使等式成立。16÷2÷4=16÷( 2 ○4 )180÷ ( 3 ×4 )=180○3○4420÷( 7 ×4)=420÷() ○() 350 ÷(25×7)=350○()○()2、第二层次练习: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000÷125÷8 3000÷60÷2180÷(3×5)21
7、0÷(6×7)3、课堂作业:“做一做”第2题。(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有坡度、有层次的训练,不仅体现了教师扶放结合的思想;而且充分展示出了孩子们运用规律解题的思考过程。学生逐步体会并领悟到:做题时要“根据具体题目具体分析,灵活选择算法”的真正内涵。从而达到了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四、全课总结,提升思维。谈谈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