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 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论文.pdf

立足教材 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论文.pdf

ID:57925672

大小:201.5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6

立足教材 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论文.pdf_第1页
立足教材 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立足教材 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物理Vo1.32No.1820l4年9月立足教材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吕铭(宜兴市分水中学江苏宜兴214262)近些年来,学科教学“回归课本”的呼声很高,笔者认为物学c提出的问题中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又是为了什么呢?学生理教材对于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应该成为主阵地.这样做既凸显又一次引起了思考.这个时候笔者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和别了教材的重要地位,又为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提供资源.因此,人打扑克牌,要比较谁手里的牌大.你现在手里有五张牌,你会笔者立足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意图剖析教材漏洞,谈一些对这怎么做?学生思考了片刻

2、:拿手里最大的牌和它比啊.那就好个问题的认识.了,我要浮力和重力作比较,当然需要浮力最大的时候最有说1立足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意图的剖析服力.后面书本图10—32的分析方式也是这个原因.所以说让应该说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意图是每一个物理老师在上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比较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的目的是:在课前必须思考的问题.但是这些思考的问题有没有必要向学生“两者”比较最充分的前提下,体现控制变量的思想.学生们情显性展示呢?笔者认为有些意图依据引导设问的方式,显性展不自禁地说:“原来是这样的啊,明白了.”现在学生的面前,

3、对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是有作用的.反思:应该说这节课上下来是比较辛苦的.在实际的课堂案例1关于物体浮沉条件的一个疑问教学中,笔者遇到了好几次“冷场”.但是不得不说,在这个过程笔者在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物体的浮与沉》的期末复中,学生开始了对课本知识产生了思考,有的有了些质疑的意习中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在物体浮沉条件的关系式中,为什么识.这也正是笔者所希望看到的.但是并不是所有内容都可以所表示的浮力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学生陷入了这样的,比如对于知识深度上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刻意的挖深,沉思,稍过片刻笔者请了一

4、位平时非常认真的学生起来回答这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灾难.但是对于教材所给的体现思维角个问题.他站起来有些不信心地说:“笔记上记着⋯⋯⋯探究物度的问题,笔者觉得可以拿出来探讨.笔者在这方面的问题上体沉浮条件的前提好像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这个时候还在进一步的摸索,希望能和同行交流.平时认真笔记的学生开始翻查,然后都认可了他这种说法.笔2立足教材漏洞的剖析者继续问,你们能在书本上找到笔记中的依据吗?学生们开始教材漏洞不仅给了教师发挥的空间也是学生质疑意识培认真翻阅书本(说实话理科课本很少得到这种“待遇”),

5、而且养的生长点.但是客观上说,教材的漏洞很少而且学生自发产自发地开始讨论起来.看到讨论声由强渐弱,笔者认为学生的生对教材质疑的情况几乎没有.所以只有教师的“疑”才能带动结论可能已经明朗化了.接下了,笔者请另一位学生A回答,他学生的“疑”,从而推进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说:“我发现在课本活动10.10的猜一猜中⋯⋯告诉我们⋯⋯案例2测量物体的质量中的一个疑问要把这些物品浸没在水中.”这个时候其它学生也看到了这些笔者在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测量物体的质量》这一节字眼,都肯定了学生A的回答.笔者继续问书本上还有没有

6、可备课中做了一下书本上的指定实验.第一个就是测量一枚回形以找到的依据?大概停顿了2分钟,学生没有给予回应.笔者针的质量,在没有做之前笔者知道要采用“测多算少”的方法.见状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在对书本图l0—32分析物体上浮过但是笔者的心里预期是天平无法测出一枚回形针的质量,然后程到物体处于漂浮状态进行受力情况分析时物体是浸没在液从实验室拿来了量程是0~100g、分度值是0.1g的天平,按照体中的.这个时候学生窃窃私语起来,原来他们也有想到的只操作要求测出一枚回形针的质量是0.3g.这个时候笔者突然是不确定自己

7、的观点.笔者准备把问题再往前推一步,我们一想到,对于学生来说一个物体的质量既然能直接测出来,你用起想一想为什么教材要给出这样的前提呢?在探究实验中与“测多算少”法减小误差的必要性在学生认识的层面上被弱化理论分析中都出现了,目的何在?学生又开始阅读活动l0.10了.笔者这时参阅了教参,从教参中发现此实验用的天平量程的相关内容,但是仍然没有想出这样做的意图.笔者问:同学是0~200g、分度值是0.5g.显然改用教材中提供的天平,就们,影响物体沉浮的条件是什么啊?学生说:“浮力与重力的大与笔者的心理预期一致.然而

8、如果是一个物体的质量小于天平小关系啊.”笔者追问:那是不是说重力与浮力是影响我们探究的分度值时,我们采用“测多算少”最直接的目的只能是粗略测问题的两个要素啊?学生说:“嗯⋯⋯是的.”那答案不是明确出物体的质量.学生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减少误差的意图了嘛.在探究使物体上浮或下沉的活动中,为的是控制变量啊.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对比中逐步认识到这个问题.上课时,笔学生有些茫然.笔者说:“我们通过什么方法使得其中配有重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