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539242
大小:274.6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8-27
《以积极心理学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教育文档.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以积极心理学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1998年Seligman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书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理论正式问世,“积极心理学”摒弃传统心理学关注心理问题和疾病的导向,转向关注人类的积极品质,主要通过关注普通人的发展潜能和德行以及动?C等方面,挖掘人性潜藏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培养人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存与发展的相关问题,以此促进人际和谐和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对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积极心理学主要通过积极增进、预防和治疗来发挥其功能,它有效地引导当代大学生
2、关注发展过程中追求积极品质,体验高品质的生活,同时它倡导积极预防和治疗,即通过增强积极向上的品质和人格比如理性、乐观等,来缓解心理压力及治疗心理疾病。它有效地促进塑造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预防自杀、矫正心理问题、预防心理问题。从现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来看,预防自杀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消极、病态的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关注心理病理学;矫正心理问题
3、则关注具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而使得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主要服务于有心理问题1欢迎下载。精品文档的少数学生,而忽视心理素质良好的广大学生,缺乏引导广大学生朝着更积极健康的心理方向发展;预防心理问题的教学则主要向学生普及常见的心理疾病,比如精神病、心理障碍等,以及如何预防这些问题,这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多为消极心理学知识领域,容易误导学生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专门针对具有心理人格障碍的学生的教育,形成患有精神问题的人需要心理教育的观念,导致对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歧视并缺乏理性的思考。(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
4、第一,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首先是教学局限于心理问题的预防,虽然现阶段高校已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全校公共课程体系之中,但课程内容若仅关注心理问题预防,而忽略了培养积极心理素质以及开发心理潜能,则缺乏长远考量。其次,当前的课程设置与实际心理健康教育有差距,主要表现为,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侧重于剖析心理健康问题成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案,虽然具有较强的心理问题针对性,但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虽然心理健康问题逐渐突出,但高校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具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他们所需要的并非单
5、纯的心理预防和治疗,而更多地在于塑造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社会也需要优秀心理素质人才,所以心理健康课程设置和教学重点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锻造和培养高校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功能定位不明确。高校心理健康教2欢迎下载。精品文档育旨在全力减少学生心理压力,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但就现阶段的教育来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疏导,学生不积极主动地向学校专业心理辅导机构或教师寻求帮助,导致高校心理辅导功能无法发挥实际效用,功能定位不明确,工作开展形式单一而不足。第三,心理健康教育
6、方向以消极心理为主,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片面性。长期以来的消极心理学教学方向导致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定位无论从学生、教师还是学校方面都有失偏颇。首先是大学生,学生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为消极心理学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导致学生过度关注自身消极心理,并放大消极因素,缺乏积极的态度甚至采用逃避方式面对心理问题。其次是教师,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和手段单一,过分关注心理问题和案例的分析与解决而忽视与学生的沟通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缺乏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动机。再次是学校,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7、育的定位以防治为主,主要围绕如何解决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关注消极心理而缺乏对积极心理的补充和引导,缺乏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挖掘和培养。同时,开展的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多流于形式,学生参与热情普遍偏低。这主要源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过度关注人性消极面,而导致对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准确认知和定位,无法适应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二、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3欢迎下载。精品文档(一)促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将有助于心理健康价值取向的重新定位,引导
8、高校重新确立符合社会发展的教学目标。传统以消极心理学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偏离社会心理教育本质,容易引导学生建立错误的心理观念。而积极心理学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的积极心理的培养,以此为理论指导,关注学生在社会中和谐的生存与发展,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能有效地面对社会竞争压力,挖掘自我个性潜能。(二)提升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培养积极人格心理健康是指积极向上、乐观开朗、适应性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