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反思B 古诗二首《池上》《所见》.doc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反思B 古诗二首《池上》《所见》.doc

ID:57484838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8-24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反思B  古诗二首《池上》《所见》.doc_第1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反思B  古诗二首《池上》《所见》.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反思B 古诗二首《池上》《所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反思参考1)古诗二首《池上》白居易的《池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描写儿童的小诗.整首诗虽只有20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童心的可爱、乡村生活的情趣.古诗意境很美,描绘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理解诗句的意思,按照传统的方式,先理解字词意思,再理解句子意思.如果学生理解上有问题,我会创设情境,引导理解,比如: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娃?从哪些地方看出?再如:“偷”是偷东西吗?你是怎么认为的?说说理由.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说话训练,通过出示挂图激发灵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古诗教学必须具有

2、鲜明的形象,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才能入情入境.学生表达的比较到位,基本没有偏离古诗的意思.《所见》 《所见》是非常的富有情趣,那个天真烂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当他坐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时候,是那样自在神气!当他想着捉蝉的时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整首诗童趣横生,情趣盎然.可牧童的生活隔学生远,当然的情境也难能把握,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领悟到这种情趣呢?我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觅得诗趣.想象是通往诗境的佳径,只要通过想象,才能欣赏到绝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本节课的教学,运用

3、了多种艺术手段,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快乐的小牧童》的笛声中,仿佛看到小牧童朝我们走来,让学生在小牧童停凝神望蝉的神情中,想象闪现于牧童脑中的念头,让学生扮演小牧童,去捉蝉,体会那种妙趣,于是,整首诗不再是20个汉字的排列,破纸而出的是嘹亮的歌声,是生动的画面,是盎然的诗趣.第二,通过反复朗读,在吟诵中吟出情,诵出趣.歌是唱出来的,诗是诵出来的,诗只有朗读出来,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这一课中,诗歌的理解,诗意的体会,诗情的领悟,都是通过吟诵来完成的.在吟诵中,学生体味到牧童骑在牛背上的神气十足;在吟诵中,学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吓跑蝉儿的心思;在吟诵中,孩子们化牧童为“我”

4、,化“我”为牧童.真正达到了物我一体,为更好地学文打基础.针对低年级的课堂教学,本课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1、在前几组的教学中已积累了很多学习生字的方法,针对本课生字少的情况,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来教认字方法,也可以在学习古诗时纠正个别发音强化认字,了解诗意的过程中学会组词,学会词语的灵活运用,积累语言.2、古诗教学学生毕竟见得少,所以学习一首古诗时要从朗读、背诵、领会诗人的感情入手,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以此拓展开,学习更多的古代诗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