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473808
大小:3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8-23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2.5《古诗词三首 牧童》 (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牧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经历对吕岩《牧童》的学习,会写“牧童、蓑衣”等词语,了解诗歌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通过诗歌想象画面,构造画面,把握古诗的朗读节奏,培养学生朗读古诗的节奏感。2、过程与方法:对古诗进行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感知诗词大意,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童趣,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品出诗的韵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对诗歌的探索,感受牧童晚归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感知诗词大意,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节奏美以及意境美,使
2、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鼓励学生在生活发现美二、教材分析吕岩的《牧童》是一首记录童年趣事的古诗,轻松的诗歌氛围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情景交融,这首诗形象、鲜明的表现了郊野辽阔的景色,展现了牧童晚归的休憩图,《牧童》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一定的意义,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三、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学习基础良好,师生互动较积极,古诗词是中国的特色文学,有独特的文学内涵,韵律十分优美,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想象画面,感受诗歌情感,体会诗歌内涵。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
3、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节奏美以及意境美,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歌所展示的童年生活五、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听过放牛娃的歌吗?童年是美好的记忆,每一个人都有一段美好的童年,在作者吕岩笔下,为我们勾勒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同学们,你们童年玩什么?生:陀螺、溜溜球······1、童年趣事故事会分享你的童年趣事师: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吕岩笔下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设计意图:通过讲述童年趣事,引入新课】活动2【新授】1、搜集资料,了解作者吕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
4、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吕洞宾一生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深得百姓敬仰。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2、读诗词,感知课文内容(1)播放音频,倾听朗读(2)学生朗读,画出生字(3)划分节奏,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4)学新词mùtóngsuōyī牧童蓑衣这个“蓑”字,是平舌音,写的时候要注意它是草字头(5)学生齐读,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让学生反复阅读,对诗歌有整体的把握,弄清字词意思,对于了解诗歌内容有一定的帮助】活动3【感知】(1)朗读课文,借助
5、注释,疏通文意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铺:铺开。横野:辽阔的原野。弄:逗弄,玩弄。饱饭:吃饱了饭。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用来遮风挡雨。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2)疏通文意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设计意图:疏通文意,是理解诗歌的关键所在,使学生了解诗歌内容】活动4【感悟】(1)了解诗歌背景钟傅原本是一个书生,因李宪推荐做了兰州推官,但是仕途不顺,多次被降
6、职。钟傅在镇守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县)的时候,曾经与一位道士闲游,看见一个牧童牵着一头大黄牛来到院子里。道人说此牧童会作诗,钟傅不信。牧童应道人之请,即兴作下此诗。(2)小组互动交流①出示“草铺横野六七里”师:同学们“铺”是什么意思?生:铺开讲解: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②出示“笛弄晚风三四声”师:诗句中,弄字是什么意思,把弄换成吹可以吗?生:不可以讲解:弄,有逗弄,吹的意思,比吹更加形象,更显现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诗句描述了听觉
7、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笛声的悠扬悦耳,反映出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具有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③出示“归来饱饭黄昏后”师:同学们呢,你们能想象出牧童的自在画面吗?生: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饭后的黄昏时分讲解: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非常惬意。“归来饱饭黄昏后”告诉我们
8、牧童回家吃饭已是黄昏之后,这里,虽然没有家人聚集的场面,没有父母的表现和参与,可是我们从“黄昏之后”的“饱饭”课件牧童在家的其乐融融,这就是诗的留白,诗的魅力所在④出示“不脱蓑衣卧月明”师:这句诗的诗眼在哪?生回答讲解:“卧”是诗眼,是牧童一种自在心境的释怀,因为他不用担心放牧归来时间晚迟,家长是否责骂,牲口是否吃饱,笛弄的时间······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