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汉日颜色词的文化视角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XinyangNormalUniversity第25卷第4期2005年8月(Philos.&Soc.Sci.Edit.)Vol.25No.4Aug.2005·语言学研究·汉日颜色词的文化视角研究董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四系,河南洛阳471003)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是语言的基石,忠实地记录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颜色词是词汇系统里很有特色的部分,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变迁在颜色词上体现得十分生动。汉语和日语颜色词文化含义的异同反映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关键词:汉语;日
2、语;颜色词;文化内涵;积淀中图分类号:H0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0964(2005)0420081204以往对汉语和日语的颜色词的研究多集中在讨习俗。论颜色词意义的异同上,而对于其形成原因却论述(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深远不多,本文从文化视角出发,考察汉日颜色词文化内作为汉文化圈的一员,日本的文化从一开始就涵异同的形成原因。是向中国学习的文化,在日语中也深深地烙上了汉文化的印记。一方面,日语直接从汉语中照搬了许一、汉日颜色词文化内涵相同或相近的原因多词汇,如“白丁(指平民或没有功名的人)”、“黑头(一)对色彩的心理反
3、应大致相同(指少年)”、“黄门(官名)”、“红粉(指胭脂)”等,这颜色是由光的反射程度和波长决定的,因此,人些带有明显古语色彩的词汇,在日语中有完全对应们对同一种颜色所引起的心理反应也是大致相同的用法;另一方面,日语还仿照汉语中颜色词的某些的。不论是在汉语还是在日语中,白都让人联想到用法,创造了相同或相似的用法。例如,“赤”在古清白、纯洁,而黑则给人黑暗、邪恶的联想。这是因汉语中表示火的颜色,也泛指红色,在现代汉语中除为白与黑分别代表光明和黑暗,而人们从来都是追了固定的词语外,已经不再用“赤”作为颜色词使求光明、厌恶黑暗的。因此,白与黑又成
4、了善恶、是用。而日语中却一直用“赤”表示红色,“紅(くれな非的象征。汉语中“清白”的“白”有无罪的意思,而い)”更多的是用于“紅顔”、“紅葉”、“紅茶”等汉语日语中也用“白い”来表示罪行被洗清,如“彼は白词汇。日语中把刚出生的婴儿称为“赤ちゃん”或い”(直译为“他是白的”)表示“他是无罪的”。同“赤ん坊”,这也可以在汉语中找到出处,古汉语用样,汉语中的“黑市”、“黑话”中的“黑”都有私下“赤子”一词来指代初生的婴儿,《书·康诰》言:“若的、秘密的、非法的含义,虽与日语中的“黒”表示保赤子,惟民其康也乂。”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有罪”略有
5、不同,但都是指代一些不光明正大的、言赤子。”罪恶的行径。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日语中颜色词的一些用红是血与火的颜色,血是人类生命之源,火给人法明显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通过对中国文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红色给人们神秘莫测的感觉,化的吸收和借鉴而形成的。在现代汉语中,有些颜人们把红色神圣化,认为红色可以驱邪避灾,因此成色词的用法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有些词已经很少了喜庆、成功、忠诚等的象征。在中国,婚礼上有贴单独使用(如“青”表示黑色、“赤”表示红色的用红喜字、点红蜡烛的传统,新娘的礼服多为红色,这法),而在日语中,这些用法却仍存在,可见中国传些
6、既增添了喜庆的气氛,也象征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统文化对日语的深远影响。火。在日本,也有喜事的时候吃“赤飯(红米饭)”的收稿日期:2005203226作者简介:董冰(19782)女,河南洛阳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四系教师,硕士,主要从事日语语言文化研究。·81·第25卷第4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8月(三)西方文化对汉日语言的影响和日语词汇颜色是黑色,因为黑代表的是昏暗无光。在推古天的“反输入”皇制订的冠位十二阶中,黑被排在了服色的最后一随着西方经济、军事的崛起,西方文化也逐渐成位。到了平安时代,黑色越发成了代表悲伤、绝望的为
7、强势文化。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大量新词逐颜色,丧服的黑色成了哀悼的象征。步进入汉语、日语各自的语言系统,出现了一些汉日(二)历史积淀和约定俗成形成了颜色词文化相同的颜色词的用法。如:红色代表共产主义、革命内涵的差异(如“红旗”、日语中的“赤旗”),白色象征反动、反许多与颜色有关的词汇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革命(如“白色恐怖”、日语中的“白色¦Í”);经济产生的,因此这些词汇也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生活、历领域表示经济状况盈余和亏空的“黑字”与“赤字”史传统和文化背景的语义信息。由于中日两国的社(日语中也用“黒字”、“赤字”)等等。这些近代才会文化
8、背景相去甚远,因而这些反映民族文化特征、出现的与颜色有关的新词,笔者认为有可能是汉语具有特殊概念意义的词语可能无法找到相应的词语从日语中借鉴来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学习西方与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