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成功的数学探究课

一堂成功的数学探究课

ID:5641284

大小:4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0

一堂成功的数学探究课_第1页
一堂成功的数学探究课_第2页
一堂成功的数学探究课_第3页
一堂成功的数学探究课_第4页
一堂成功的数学探究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堂成功的数学探究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无疑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进行探究,以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  那么,究竟如何探究呢?笔者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尝试。一、探究的背景  为配合、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笔者在对初中预备年级至一、二年级进行逆向思维渗透训练的基础上,于2003年下半年对初三年级一个班进行了一次探究的尝试——以训练学生逆向

2、思维能力作为探究突破口而开设了一堂数学探究课。  笔者敢于作这样的尝试,主要得益于在对初中生早期进行的逆向思维的渗透所尝到的“甜头”。通过前期逆向思维渗透的尝试,笔者认识到初中生要学好数学,仅仅依靠某一种思维如定向思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某一种思维总是有它的局限性,如定向思维容易产生思维定势,会抑制正确的思维方向,有时会使人陷入困境,等等。尤其是在解答代数应用题和平面几何解答题中更是如此,仅有一种思维方法是“寸步难行”的,而需要具有几种思维方法。如在平面几何解题中,常常要根据已知条件和图形特征,进行扩散思维,挖掘解题条件;抓住命题的结论,进行逆向思维,探寻解题依据;凭借直觉,进行定向思维,揭

3、示解题本质;纵横驰骋,进行综合思维,攻克解题难点。同样,解答代数应用题也需要这样几种思维方法。而这种思维方法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具有的,它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究来进行培养、训练。二、探究的问题  为探究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笔者尝试着设计了这样一道能帮助学生训练逆向思维的列解具有可逆结构的代数应用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无疑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进行探究,以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

4、生学的方式。  那么,究竟如何探究呢?笔者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尝试。一、探究的背景  为配合、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笔者在对初中预备年级至一、二年级进行逆向思维渗透训练的基础上,于2003年下半年对初三年级一个班进行了一次探究的尝试——以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作为探究突破口而开设了一堂数学探究课。  笔者敢于作这样的尝试,主要得益于在对初中生早期进行的逆向思维的渗透所尝到的“甜头”。通过前期逆向思维渗透的尝试,笔者认识到初中生要学好数学,仅仅依靠某一种思维如定向思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某一种思维总是有它的局限性,如定向思维容易产生思维定势

5、,会抑制正确的思维方向,有时会使人陷入困境,等等。尤其是在解答代数应用题和平面几何解答题中更是如此,仅有一种思维方法是“寸步难行”的,而需要具有几种思维方法。如在平面几何解题中,常常要根据已知条件和图形特征,进行扩散思维,挖掘解题条件;抓住命题的结论,进行逆向思维,探寻解题依据;凭借直觉,进行定向思维,揭示解题本质;纵横驰骋,进行综合思维,攻克解题难点。同样,解答代数应用题也需要这样几种思维方法。而这种思维方法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具有的,它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究来进行培养、训练。二、探究的问题  为探究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笔者尝试着设计了这样一道能帮助学生训练逆向思维的列解具有可逆结构的

6、代数应用题:  一装修工程,甲独做刚好在规定日期完成,乙独做则要超过6天,现由甲、乙两人合做4天后剩下的工程由乙单独去做,刚好在规定日期完成,问规定的日期是几天?三、问题的解决  为使问题按笔者的探究思路进行解决,笔者首先和学生们按正常的解法共同列解出:设规定日期是x天,则                            (*)∴4x+24=6x,x=12,所以规定的日期是12天。  此时,笔者提问:“同学们,大家看看这样列解,是不是很繁?”有学生回答说:“老师,确实很繁。”  笔者抓住这位学生的思路和表现进行鼓励:“很好,你的回答说明你有了新发现,能不能告诉大家?”  接着,这位学

7、生很兴奋地列出:4/x+4/(x+6)=(4+6)/(x+6)   紧接着,另一位学生反驳道:“老师,这同样很繁,我的列法是4/x=1-4/(x+6)   笔者此时并没有马上评判,而是说:“大家看,XX同学又有了新发现,我们来验证一下这两位同学的答案是不是和我们上面的一致?”  一会儿同学们便发现后者是错误的。笔者适时评价道:“XX同学善于动脑筋,并且为我们今后在列解这种类似应用题时不再犯这种错误提了个醒,这种勤于动脑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