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860061
大小:2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0
《课堂上启发学生无限的思维空间.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上启发学生无限的思维空间三里畈高中:余媛研究课不同于活动课,也不等同于交流课或示范课、优质课。它是一种教学观念的改变课,使大家从思想上和实际操作中从以往的观念中转变过来。只要领会了它的精神实质,在实际操作中,就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只要能撩起学生求知探索的冲动,满足学生释疑解惑的愿望,体观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精讲,让学生多练就是成功的研究课。只要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就是一种快乐的课就是优质的研究课。只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不产生“负迁移”的课就是好的研究课。因此,我
2、们不能把研究课仅仅理解为一种特殊课型,它完全是可借鉴,可操作、可在各级各类学校正常课中由老师创造性运用,且行之有效的新课型,也只有这种研究课才具有生命力,才适应于现时代教育教学的需要,才更有普遍意义的价值。下面就是自己在研究性学习以及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所作的初步实践探索,谈谈个人的看法。1、变传统的证明结论式教法为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感悟,从而自己得到结论的教法依照新课程体系的观点来看,二十一世纪的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是成为一种师生共同参与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因此,研究课
3、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求知,自己去感知。任何给出现成答案或定论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当然也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进行引导提示才行,这是因为现在的教材,突出了让学生去感知的特点,但有些在我们当地是无法去获知的,农村与城市毕竟有一定的差距,有些内容如果你不做任何提示就去让学生自己感知是不现实的。老师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应该把大多课堂的空间让给学生,而在创设情景,提供比较和体验的材料上多下功夫多动脑筋,这样,老师在实际操作中才能得心应手。2、让学生用自身的感知实践和体验来取代过去老师的条分缕析英语
4、学习活动本质上来说就是对言语材料的感受活动。学生个体的感知活动旁人是无法替代的,他们的感知深度别人是无法全知的,作为一个资深的教育者来说,知其百分之七八十也就算不错了。因此,老师课堂上做喋喋不休的分析无疑是徒劳的,但并不是是说老师只是一个旁观者,做一些提示或讲述也是十分必要的,多为学生创设感知体验的机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3、教师要适时做研究示范,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钻研的影响或研究方法的指导研究课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老师作用的淡化,只不过是老师个人表现的时空少了,指导学生研究的责任多了
5、;课内要讲析的东西少了,课外要储备的东西多了。尤其是抓住契机教会学生做研究,更是对老师的新要求。另外,这种可借鉴、可操作、可在日常教学中运用的新课型,还需教师把握以下原则:1、全员性原则研究课是一种开放性课堂,教师课堂设计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挥。2、协作性原则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在求知探索过程中,共同协作,有助于优势互补,有助于协作精神的培养。3、活动性原则认知本身就是一种活动,活动能让人产生兴趣,而探索活动则是扩展了学生多元学习活动的机会,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成就欲望。
6、4、交互性原则探索求知带有很大的灵活性,研究课的课堂运作、发展往往难以预定,而且认识活动本来就是一个需要反复论证、多方研讨才能使结论更合理的过程。5、激励性原则探究活动本身不是目的,研究课的意义在于日渐积累,潜移默化培养起一种积极探索的情感和心理倾向,在最恰当的时机给学生最恰当的激励。人人皆知,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问题是无法预知的,还需进一步地学习和探究,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为祖国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不被社会发展的洪流所淘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