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832089
大小:4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09
《古代诗歌四首2电子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集体备课卡年级总课时课型课题名称课时授课时间主备人七新授古代诗歌四首2李长清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2.能够流畅地背诵并能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反复朗读中感受古典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接受古典文学美的熏陶和感染。 学习重点赏读《《钱塘湖春行》、《观沧海》。诵读;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意境。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再造想象感悟诗歌意境之美。学习过程个性修订赏读《钱塘湖春行》。1.导入。由刚刚学过的朱自清笔下的《春》引入。2.解题。钱塘湖,即杭州西湖。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
2、山居士”。他在杭州做过几年地方官,兴修水利,巩固堤坝,官声极好,他自己也非常自得。在闲暇时喜欢游山玩水,西湖的“白沙堤”是他最喜欢的地方。3.范读、诵读,把握节奏,整体感知。4.思考、互动讨论:²归结诗人的游踪。²诗中写的是早春景色,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²“水面初平”写怎样的景象?为什么说“云脚低”?²“几处”可否换为“处处”,“谁家”可否换为“家家”?²最后一联表达出什么感情?“行不足”有何含义?总结、点拨:从孤山寺北到白沙堤。首联:写行程。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颔联:写景。早莺、新燕。颈联:写景。乱花、浅草。
3、尾联:“行不足”,陶醉、流连忘返之情。抒发了诗人游春的喜悦之情。抓住了“初春”的季节和景物特征。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冬天的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象到,过不了多久,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体现出诗人语言运用的准确性。5.学生练习背诵。赏读曹操的《观沧海》。1、引入:《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形象和历史上的曹操形象。介绍建安文学与三曹。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
4、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也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2、教师范读,字正腔圆,感情饱满。注意下列生词:碣、澹、竦、峙、瑟3、齐读,响亮整齐4、思考、讨论、简析:1.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其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想象的?教师明确: 第一层(开头两句):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实写):描写海水和山岛。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显示了大
5、海的辽阔和威严。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实景)。展现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虚写):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
6、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无关。1.说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当时曹操已削平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纺一北方,如果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实现荡平宇内,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了。)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表现自
7、己的伟大抱负,阔大的胸襟。2.总结: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思想又很含蓄。5、背诵全诗。作业设计:1.有感情朗诵并默写四首诗。2.赏析曹操《观沧海》。3.描述《天净沙·秋思》板书:略。板书设计或者教学后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