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文体分析的微观诠释——以语用缓和语为个案.pdf

语用文体分析的微观诠释——以语用缓和语为个案.pdf

ID:55745486

大小:476.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06

语用文体分析的微观诠释——以语用缓和语为个案.pdf_第1页
语用文体分析的微观诠释——以语用缓和语为个案.pdf_第2页
语用文体分析的微观诠释——以语用缓和语为个案.pdf_第3页
语用文体分析的微观诠释——以语用缓和语为个案.pdf_第4页
语用文体分析的微观诠释——以语用缓和语为个案.pdf_第5页
语用文体分析的微观诠释——以语用缓和语为个案.pdf_第6页
资源描述:

《语用文体分析的微观诠释——以语用缓和语为个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JournalofChinaUniversityofMining8LTechn。logy(SocialSciences)语用文体分析的微观诠释——以语用缓和语为个案毛延生(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哈尔滨黑龙江150001)摘要:如何具化分析过程一直是语用文体分析有待解决的一个难题。文章通过分析莎剧当中的语用缓和同距离控制之间的关系,尝试对这一难题予以解决。结果发现,参照经典语用学理论,将着眼点放在微观语言结构之上展开文体分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具体表现为语用缓和结构可以

2、用来调控人物身份建构中的距离远近,这一点在现实语境与文学作品当中并无二致。关键词:语用文体学;论证;语用缓和语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5X(2012)02—0122—06分析范式的微观论证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一、引言二、语用缓和语与语用文体分析:潜质阐释西方文体研究可以回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修辞学研究。自20世纪初以来,随着现代语言学语用学与文体学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抓住文学研究方法的介入,文体研究一改以往直觉性印象分交流的实质,从而引入立体化与多样性]。唯有如析局限,转而走人系统化和

3、科学化_1Jj“。文学与语此,文本所涉及的微观和宏观交流因素才能得以整言学研究的相互借鉴似乎成了相关研究学者的必合性分析,进而更为深人地阐释作品的意义。实际修课。在文体研究众多流派与分支当中,语用文体上,语用学与文体学的结合本身具有很大的潜质,学特指采用语用学模式进行文体分析,在9O年代这在一些研究当中已经有所讨论]。这里我们比以来一直较有影响l_】]v。用vanDijk的话来说,语较关心的是,作为微观的语言结构,语用缓和语是用学介入文体学能够使得文体学变得更为完否具备切入语用文体分析的潜质呢?在具体开展整_2。

4、。对此,Hickey持认同观点[3]。然而,尽管细致讨论之前,我们必须澄清语用缓和究竟是什语用文体学是一个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的领域,它可么,即其内涵的问题。目前文学话语中的语用缓和以更为系统有力地分析篇章文本,但在国内的发展研究较为稀缺以及具体分析可操作性程序未见明却依然十分有限],而且现有研究基本上局限于依朗与我们对语用缓和的内涵发掘不深不无关联。赖格莱斯的会话理论对戏剧人物对话展开分因此,廓清语用缓和的内涵,即了解语用缓和的基析_1】3∞。可以说,真正意义上以语用学思想为指导本假设,是解决目前该类研究中所存在问

5、题的必要而展开的微观文体分析研究尚且十分少见。当然,条件,这也是检验语用缓和语可否作为语用问题分我们并不否认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析微观切入点的重要程序之一。“内涵则、关联理论等可以进一步推动文本解读,但是具(connotation)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体以某一理论为参照框架,然后找到某个语言结构性”l7_l2。。因此,语用缓和的内涵(即什么是语用缓及其使用理据之问的有效关联性的微观尝试,似乎和)就应该揭示语用缓和语(语用缓和语这一概念目前还比较少见。有鉴于此,本研究尝试以经典的的对象)所具有的

6、相应属性。语用学理论——言语行为理论为参照框架,通过分鉴于“内涵实质上是反映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析语用缓和语这一微观语言结构来阐释语用文体什么,内涵属于主观范畴”[7。,我们可以说内涵是收稿日期:2011—10—2O修回日期:2012—02—05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12514070)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才引进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20100481032)。作者简介:-~(198o一),男,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副教授,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20

7、12年第2期毛延生:语用文体分析的微观诠释l23认识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一个主观视角。据此,语言后负载度以及话语指示源)。究其背后的根本原用缓和的内涵就可以理解为“认识语言结构对象的因,这是因为语用缓和语往往伴生着一系列的矛盾一个语用视角”。换言之,语用缓和的内涵在于透而出现(社会矛盾、物理矛盾以及心理矛盾),此时过语用视角来看语用缓和语具有哪些特定属性。语用缓和语就变成了一种调节、保持以及驾驭交际实际上,截止到目前,对于语用缓和尚无较为统一的语用策略,其目的在于尽量恢复或者提升交际和的定义。研究者往往从各自的研究

8、视角出发,凸显谐程度_8∞。据此可知,通过合理调配语用缓和语了语用缓和的不同特征。也正是从这些不同角度的使用,语言使用者往往可以取得在社会距离、心出发界定的语用缓和当中,我们发现了语用缓和的理距离以及情感距离上的控制I1。丰富内涵与多样品性。也正是鉴于语用缓和不是从基本属性上讲,语用缓和语同样完全具备切一个简单的概念,其内涵具有多元特征,因此语用入语用文体分析的潜在可能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