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论文.pdf

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论文.pdf

ID:55644763

大小:227.84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22

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论文.pdf_第1页
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5月教育教学论坛May2014第21期EDUCATIONTEACHINGFORUMN0.21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周燕萍(江苏省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江苏太仓215416)摘要川、学信息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层次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而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符合信息技术系统的层次性特点,能够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图

2、分类号:G62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74—02一、前言术知识已经成为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受到了课程属于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能够实现技人们的广泛重视,成为比较热门的学科之一,简单的信息技能和知识一体化,小学生在基本理论指导的掌握上还需要正体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些景物对象不同,作者观察的视角和感受也不同。通过比能力的目的。较阅读能使学生学会鉴别,在此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和发

3、3.教师是略读教学的主导。强调略读课文教学以“学生展思维能力。为主体”,并不意味着贬低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不给他2.读写结合法。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只有眼到、们切实的指导,任由学生自己“读”,很容易使他们进入误口到、手到、心到,才能读懂书。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分析、解区,以为略读只是粗略地甚至于“忽略”阅读了事。相反,略决问题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而是需要多次往读课要“略”,就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引导和控制,以“扶”为复,反复训练。对略读课文加以适当的辅导练习是必要的,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事实上

4、,一切教学活动都渗透着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把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观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教师付出艰苦的劳动。一般说来,察思考,在取材熔裁、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乃至遣词造句等教师在略读课文上的“导”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读方面获得借鉴,就能步其门而登堂,效其法而变通。因此,前指导,明确方向。许多略读课文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许多对于每篇略读课文,笔者都会围绕课文精心设计一些问答值得斟酌的地方,但教学时一般只安排一课时,因此,略读题,让学生按照考试时完成阅读题的速度做题,其目的在于课文教学上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该

5、读什么、怎么读。作通过做题迅速把握文章的内容,达到以练代讲;同时在课堂为教师应该根据单元提示与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明确上强化训练学生的做题思维能力。略读目的,确定阅读重点。②读中疏导,排除障碍。学生由3.激疑阅读法。怀疑是发现的钥匙,是创新的前提。语于阅读水平和年龄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在阅读时难免遇到文教师如果善于挖掘课文中可质疑的材料,于无疑处生疑,各种问题,教师适当地疏导使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了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多问几个“为什么”,对明确的认识,对课文的理解也就趋于正确。③读后引导,掌于培

6、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是很有帮助的。而略读课上运用握规律。“教材是最好的老师”,略读课文同样需要引导学质疑讨论的方法,尽量调动学生的感知潜能,激励他们发现生从阅读中归纳语文学习的规律。问题和解决问题,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然而,二、优化略读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设疑提问是-fl教学艺术,设计好的问题并不容易。真正一堂成功的略读课应该是扎实而又生动的,既要使教称得上好的提问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能把学生引进知学落到实处,又要使课堂丰富多彩,学生思维活跃,达到这识的迷宫,引导学生寻非探奇。为此,教师在略读课

7、上更应一要求就必须优化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问题,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议”中曾把略读课文的教学步骤概括为“提示引路,讨论交4.活动表演法。活动表演法具有直观性、新颖性,适合流”两个方面。根据多年的探索实践,笔者综结出以下几种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最受同学们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具体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无论是阅读还是写1.比较阅读法。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之间是“典型引作,他们通常都以具体生动的形象为中介进行思考。所以路”与“举一反三”的关系,两者同中有异,异中

8、有同,运用比说,学习语文学习者能否建立“形象”至关重要。我们的语较阅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以求同而温故,求异而知新。这文教学必须努力使学生主动唤起形象,使凝固的语言文字种比较既可以是同一内容不同作者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变得鲜活可感。实践证明,将活动表演这种直观、生动的形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同一内容的不同体裁、同一作者的不式用于语文教学过程,既顺应了语文学科性质的要求,也符同作品等的比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