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程提纲中等学校部分

教育学教程提纲中等学校部分

ID:5550082

大小:41.43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7-12-18

教育学教程提纲中等学校部分_第1页
教育学教程提纲中等学校部分_第2页
教育学教程提纲中等学校部分_第3页
教育学教程提纲中等学校部分_第4页
教育学教程提纲中等学校部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教程提纲中等学校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  中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  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人发展生理发展心理发展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一)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二)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水平和阶段(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一)环境是人发展的重要条件(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不能起决定作用三、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教育的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一)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二)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三)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和全

2、面性另外,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主导作用发挥的条件:教育应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活动要符合个人发展需要;教育要与环境取得协调;教育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起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生命活动的最高、最富有的综合性活动。激发引导主观能动性:教育者应根据客观环境不断地向受教育者提出新的要求,以引起受教育者的需求;教育者所提的要求要适合受教育

3、者的心理发展水平。第二节        人生阶段的划分及其教育学意义•         一、人生阶段的划分•         柏拉图关于发展阶段的划分•         夸美纽斯关于发展阶段的划分•         卢梭关于发展阶段的划分•         现代心理学对人生发展划分的类型•         ——从整体上研究人生的阶段划分问题:弗洛伊德、荣格、奥尔波特•         ——对人的心理某一方面的发展做深入探讨:•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道德判断七段说•         ——通过心理实验、测量、统计等方法对人生发展

4、不同阶段的各种心理能力、品质做出定性和定量的细致研究,包括各种心理测量量表的制作和常模的建立。•         弗洛伊德以人的性机能发展状态和表现方式为标志划分人生阶段荣格以每一阶段人格的重要变化为标准划分人生阶段•         第一阶段是童年期(从出生到青春期) 第二阶段是青年期(从青春期到中年)第三阶段是中年期(女性从35岁,男性从40岁开始直到老年) 第四阶段是老年期•         高尔顿·奥尔波特以自我为主要标准的人生发展阶段:•         躯体自我感觉(1岁)•         自我同一性的感觉(2岁)•         自

5、尊的感觉(3岁)•         自我扩展的感觉(4岁)•         自我意象的感觉(4~6岁)•         理性运用者的自我形成(6~12岁)•         追求统我的形成(12岁至青春期)•         作为理解者自我的形成(成年)•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柯尔伯格道德判断阶段理论1.前习俗水平  

6、阶段一: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二:相对与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2.习俗水平  阶段三:人际协调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四: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  阶段五: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六: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青年初期、青年后期♫成年期♫老年期二、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一)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三)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

7、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三、中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一)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1.少年期学生生理发展特征与教育2.少年期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二)青年初期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1.青年初期学生生理发展特征与教育2.青年初期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 第四章  中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的关系一、教育与人口的关系人口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身体素质人口文化素质(一)人口对教育的影响1.人口影响教育发展目标及战略2.人口影响教育结构3.人口影响教育规模和经费投入(二)教育对人口的影响1.教育影响人口的自然变动2.教育影响人口的社

8、会变动£      二、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关系£      (一)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的影响£      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