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作文指导.doc

浅议作文指导.doc

ID:55329125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0

浅议作文指导.doc_第1页
浅议作文指导.doc_第2页
浅议作文指导.doc_第3页
浅议作文指导.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作文指导.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议“作文指导”皖宿州市第十二小学徐莉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因此,作文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讲,一提作文就眉头紧锁,无法下笔,苦于“难写”;而对于老师来说苦于“难教”。这“两难”的境地似乎已成为小学写作教学的困境,也正是这种困境促使我去思考:如何指导学生倾吐心声,放飞遐想,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我文抒我情”的习作境界。一、让作文融入生活。教学中,尽可能淡化作文的概念,模糊“作文”负累,使“作文”两字在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沉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轻松愉悦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调动所有感官去注意

2、,去观察,去发现,去追忆,去想象,去感悟,让学生明白不是为了作文而作文,而是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写多也可,写少也行,没有字数,结构,体裁的限制,我对他们的要求是:观察更细,发现更多。同时,我尽最大努力把作文课变成一次游戏,一次采访,一次通知,一次手工小制作,一项观察实验……这些活动,可就地取材,但需细心设计,不让学生有负担。如有一次组织学生玩吹泡泡的游戏,学生们拿起自制的泡泡水,兴趣盎然地在教室里吹起来。接着,我们又走到室外,小组进行比赛。学生们动手动脚,情绪活跃,良好的氛围形成了。然后,我引导,“泡泡像什么?”“像气球。”“像飞艇。”“像五彩的灯泡”等。“

3、要是把泡泡当作人,可写哪些作文题?”《泡泡旅行记》,《顽皮的泡泡》,《泡泡运动会》,《泡泡的历险》等。每个学生笔下的泡泡各具特色,个性独特,都活动在各自的天地里。二、把功夫用在平时。根据作文计划的安排,每次作文课之前,教师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指导学生,如何留心观察各种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变化等;写景,就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观察自然景象;写物,就指导学生有意识地研究各类物品的形状、色彩、掌握其特征……其实重视作文指导是必须的,但如能淡化刻意指导,把作文指导不失时机地渗透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那么在习作训练时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看到典型的课题,可结合渗透如

4、何审题和立意的训练;遇到典型的课文,可渗透谋篇布局的指导;碰到典型的构段方式,可穿插进行仿写训练。对于课文中的典型句式和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除了引导学生赏析外,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在学习《扁鹊治病》一文时,扁鹊的三次劝告的内容,情节相似,都先交代——时间,再写扁鹊的——劝说,接着写蔡桓公的——反应,最后写扁鹊——退了出来。所以,作者都是运用了相同的段式结构来写的。于是我进行了仿写训练,结合现在的季节寻春,先交代——地点,再写看到的——景物,接着写我寻春的——结果(以设问结尾)。整篇文章层次清晰,排比句段的运用,令读者印象深刻,生机勃勃的春

5、便含笑立于你眼前。总之,每次指导作文前,我总根据作文要求,通过课堂教学,辅以其他各种手段,使学生能学会自由表达的方法。同时,提前搜集和积累必要的材料。这样,学生胸中才有积累可倾吐,手中才有方法可使用,口中才有词语可表达。三、训练呈现多元化。指导写作文,就是写生活。要写好生活,就要贯注自己的真情实感。而这离不开平日的习作基本功训练。多元化的训练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热情。1.单词联想。教师先说一词,学生讲出与这个词有关联意义的词,依次扩大词群,成为一种组词方式。如云——天空——鸟——森林——花草——人——山路——汽车……上述方式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逐步形成词群,提高以词语形成的思维想象能力。2.立体造句。教师给学生两个互不相干的词语(主要是名、动、形容词),要求学生目睹选定的词,说几句话。比如用“冰淇淋,蜜蜂”造句,学生说:“我喜欢冰淇淋,蜜蜂喜欢花朵,不知道蜜蜂喜不喜欢冰淇淋?”“我用买冰淇淋的钱,买四只小蜜蜂,然后把它们放回花丛中”。等等。学生这样不断变化词语排列,组合结构,再用想象,联想过程中的合理成分作为媒介物,多层次,多角度地展开思索,从而提高创造性作文所必备的敏捷的构思能力。3推测故事结局。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主,让学生推测故事结局;师自编故事,设悬念,故事结局由学生推测……这类训练方式能促

7、使学生对生活做出合理的想象,加强故事中的整体认识,强化集中思维。4.假想性命题作文。如《假如我是……》、《我当上了……》、《未来的……》,这类命题往往易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作文指导不仅仅是单纯地利用一、两节课去告诉学生怎样写,还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日常生活里,逐步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方法知识,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指导境界,因而才能拥有“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的流畅表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