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酶产生菌的鉴定及其混合发酵条件优化.doc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鉴定及其混合发酵条件优化.doc

ID:55151157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9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鉴定及其混合发酵条件优化.doc_第1页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鉴定及其混合发酵条件优化.doc_第2页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鉴定及其混合发酵条件优化.doc_第3页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鉴定及其混合发酵条件优化.doc_第4页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鉴定及其混合发酵条件优化.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鉴定及其混合发酵条件优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纤维素酶产生菌的鉴定及其混合发酵条件优化  摘要:分离筛选到的4株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菌株D6、D7、B7和D1,根据形态特征初步判断为3株细菌、  1株放线菌,其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发现D6、D7、B7与Bacillussp.的同源性为99%,系统发育树分析与Bacillussp.遗传关系最近,D1与Streptomyceszaomyceticus的同源性为99%,系统发育树分析与Streptomyceszaomyceticus遗传关系最近;对4株菌株进行单独与混合发酵培养,结果表明菌株组合D6/D7混合培养后的酶活显著高于其单菌培养,其在培养温度37℃、培养基初始p

2、H值为8.0、接种量为2%、D6/D7接种比例为2∶1下的酶活最高,可达到79.42U/mL。  关键词:纤维素;筛选;混合培养;发酵条件  中图分类号:Q93-331;TQ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03-0573-03    StudyonIdentificationofCellulose-DecomposingMicroorganismsandOptimumConditionsforTheirMixedCultivation    LUYue-xia1,LIUKai-nan2,LICui-ping3      Abstract:Fourstrainsof

3、microbeswithrelativelyhighcellulaseactivitynamedasD6,D7,B7andD1wereselected;andprimarilyidentifiedas3bacteriaandoneactinomyces.Basedontheresultsof16SrDNAsequencing,thehomologyamongstrainsD6,D7,B7andBacillussp.were99%;andbetweenD1andStreptomyceszaomyceticuswasalso99%.Thephylogenetictreebuilto

4、nthe16SrDNAsequenceindicatedthattheformerthreestrainshadthenearestrelationshipwithBacillussp.,whilethelatteronewasnearesttoS.zaomyceticus.EnzymeactivityofmixedstrainD6/D7wasobviouslyhigherthanthatofsinglestrain.Theoptimumenzyme-producingconditionswereat37℃,withmediumprimarypH8.0,2%ofinoculat

5、ion,andinoculationproportionD6∶D7at2∶1.Undertheseconditions,theenzymeactivityreached79.42U/mL.  Keywords:cellulose;screening;mixedculture;fermentationconditions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自然界储存量最多的多糖类物质,也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因此,纤维素类物质的分解利用对于解决未来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意义重大[1]。自然状态下,纤维素降解主要通过3种方式,即物理方式、化学方式和微生物降解[2]

6、,物理方法作用效果不明显,化学方法成本高且易产生二次污染。实践表明,纤维素的微生物降解是最佳途径,此法具有降解率高、安全环保、成本低等优点[3]。但是,由于天然纤维素分解菌活性低,降解速度慢,而纤维素降解需要多种酶协同作用,充分利用自然界多种微生物的协同关系,人工筛选构建能够产生多种纤维素酶的高效稳定混合菌系,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目前在构建混合菌系,利用菌株协同作用降解纤维素的研究报道较少。本实验对分离筛选到的4株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菌株进行不同菌株组合发酵,目的在于构建一组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系,初步确定其最适产酶条件以应用于纤维素废弃物处理,对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实现经济

7、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菌株来源本实验室分离筛选获得,分别为D6、D7、B7和D1。  1.1.2液体发酵培养基参照文献[4]配方制作。  1.2方法  1.2.1菌株形态观察及系统发育分析①菌株的形态观察结果。对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观察各菌株形态,根据形态特征对菌株进行初步分类。②菌株的16SrDNA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细菌的DNA提取及PCR扩增和序列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