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139095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8
《大学图书馆OPAC系统用户信息搜寻路径的可视化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学图书馆OPAC系统用户信息搜寻路径的可视化分析 摘要从武汉大学图书馆OPAC系统获取为期18天的访问日志数据并对其进行清洗和处理,基于点击流数据分析框架的路径层开展数据分析。经划分、编码、筛选得到51410条待分析路径并按长度分为3组,利用LevenshteinDistance算法提取各组中心路径,以2D折线图的形式对其进行可视化。可视化分析揭示,用户访问OPAC系统留下的主要是包含3-10个页面的短路径,他们习惯于从图书馆主页进入OPAC,很少使用复杂的搜索方式,倾向于将OPAC作为查阅资源所在馆藏位置的工具。图书馆应考虑从界面和功能
2、两个方面改善OPAC设计,以帮助用户更高效地利用馆藏资源。 关键词OPAC信息搜寻路径可视化 1引言 尽管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但对于高校师生和研究人员而言,他们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图书馆馆藏资源以获取系统、权威的学术信息和知识。联机公共查询目录是图书馆用户获取馆藏图书纸本或电子书的入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OPAC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即“下一代图书馆目录”:凭借优化的排序算法、分面导航工具、可定制的界面等为用户的信息搜寻过程提供更丰富、更有效的支持;除了通过搜索、浏览等方式获取感兴趣的书目
3、信息外,用户还可以访问在线个人图书馆服务,完成预约、续借等操作。 目前,国内外许多知名高校的图书馆都通过向获得广泛认可的发现服务提供商购买功能强大的发现工具完成了下一代OPAC的升级。一直以来人们都十分注重开展用户测试以了解OPAC系统的运转情况,从而为系统的优化升级管理提供科学的策略参考。而针对下一代OPAC的用户行为研究在网络学术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更是尤为必要,因为以谷歌学术和微软学术为代表的学术搜索引擎正借助其独特的技术优势逐步取代OPAC成为主要的学术资源获取与检索工具。 在以往的OPAC用户行为研究中,人们较为关注用户与系统搜索
4、功能的交互,包括检索式的构造、搜索结果的查看以及搜索改进等方面,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实验、访谈、搜索日志等。文章从武汉大学图书馆OPAC系统服务器中提取了连续18天的事务日志,对其中所包含的757万条点击流记录进行了处理与分析,通过路径可视化的方式完整展现了用户使用OPAC系统获取馆藏资源的行为特征,而不仅仅局限于其搜索行为。 2相关研究 2.1OPAC系统用户信息行为研究 早期的OPAC系统用户信息行为研究主要关注两种类型的搜索,即已知书目搜索与主题搜索。这二者各有侧重:已知书目搜索指已知特定书目题录信息,用户利用题录信息进行
5、精确搜索;主题搜索是查找与某个主题相关的全部书目,与前者相比更具开放性。实践中,这两种类型的搜索有时无法确切区分开来,比如说“信息检索”既可作为一个书名,也可作为一个宽泛的主题。主题搜索成功率往往较低,因为它要求用�艟哂薪细叩乃阉骷寄埽�可以构建精准表达信息需求的查询式,并在搜索失败的情况下对查询式进行重构。后来主题搜索逐渐被关键词搜索所代替,后者的搜索效果更好。 下一代OPAC对发现工具的引入引起了人们对OPAC研究的进一步关注。发现工具可提供类似谷歌的搜索体验,因而获得了大学图书馆用户的青睐。今年的研究发现显示,用户偏好能够接受任何关键
6、词的单一搜索框以及拼写检查与查询式建议等搜索工具;在查看搜索结果时,他们一般只会查看搜索结果的第一页,对相关性排序和搜索结果的质量较为满意。更重要的是,由于具有分面导航和Web2.0功能,发现工具为下一代OPAC用户的信息探索与发现创造了卓越体验。 分面导航的基础是一组分类层级,每个层级对应着集合的一个方面。就大学图书馆而言,其资源集合的分面一般包括作者、主题、出版年、地区、语种等。用户可以按照任意顺序查看任意个分面,选择其下的分类并浏览其中包含的条目。这种方式大大减轻用户认知负担。在实际应用中,用户确实非常依赖分面来区分不同类型的字眼,他
7、们认为分面导航是一种直观的工具,可以帮助他们洞察整个搜索结果空间并对结果进行精炼。一系列的实证研究表明,采用分面导航的发现工具可以提供更好的搜索体验。不过也有研究注意到用户在利用分面的时候可能遇到困难,因而分面及其所包含分类的设计需要比较谨慎。 Web2.0功能主要包括标签、用户评论、评分和RSS订阅等,这些功能在下一代OPAC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图书馆2.0”概念的提出表现了独立用户参与OPAC重构的价值。人们认为用户不仅愿意贡献自己的知识,而且也希望能够利用他人贡献的内容。然而在OPAC系统中提供Web2.0功能的做法还存在一些争议
8、,许多用户对其有用性存在怀疑,在信息搜寻过程中也不愿用到这些功能,主要是因为用户已经习惯了简单搜索界面,而对更新的Web2.0技术缺乏必要的了解。 2.2点击流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