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论治糖尿病-论文.pdf

从肝论治糖尿病-论文.pdf

ID:55062369

大小:145.3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8

从肝论治糖尿病-论文.pdf_第1页
从肝论治糖尿病-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从肝论治糖尿病-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4月河南中医April2014第34卷第4期HENA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Vo1.34No.4·临证经验·从肝论治糖尿病程相稳,赵泉霖(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1;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摘要:肝与糖尿病的发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关系到糖尿病痛程的进展及预后,肝失疏泄是其基本病机。现阶段,仅从肺胃肾论治糖尿病已不能适应临床需要,从肝论治应贯穿糖尿病病治疗的始终,即通过疏肝、平肝、清肝以使人体气机畅达,升降有序,气血津液输布正常,则诸症可愈。关键词:糖尿病;从肝论治;疏肝;平肝;清肝本文引用:

2、程相稳,赵泉霖.从肝论治糖尿病[J].河南中医,2014,34(4):695—696.中图分类号:R259.8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5028(2014)04—0695—02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了肝与消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的代谢紊乱症渴病发病的密切关系,然未受到后人重视。历代医家论治消状群,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为其常渴病多从肺、胃、肾三脏,分为上、中、下三消,即“渴而多饮为见并发症⋯。中国传统医学所说的消渴之名,首见于《黄帝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

3、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然肺、胃、肾内经》,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三脏功能失常,究其根本原因,与肝的疏泄功能失司密切相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其诊断主要以临床表现为依据。由此关。肝属木,肺属金,肝郁气滞,郁而化火,木火刑金,则灼伤可见,现代医学所说糖尿病当属中医学之“消渴”范畴。然这肺津,且秦宗昌、于志强认为,肝脉“上注肺”,二者经脉两个概念并不是等同的,根据消渴的定义,其不仅包括糖尿相连。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则肺失宣肃,津液失于输布,欲饮病,其他如尿崩症等具有相似临床表现的内分泌与代谢性疾水自救,则为口渴多饮,水津不得输布直趋膀胱,则小便频病也可参照消渴

4、病辨证论治。多。肝属木,脾胃位居中焦属土,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肝气《素问·灵兰秘典论》日:“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疏泄,调畅气机,有助于脾胃之气的升降,则脾胃运化机能正肝为刚脏,其性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肝的主要生理常。肝气郁结,肝木乘土,横犯中焦脾胃,则脾胃运化功能失功能为主疏泄和主藏血。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使司。肝气郁而化火,灼伤胃阴,则表现为多食的中消;脾失运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畅通无阻,对维化,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水谷津液不得输布,下行随小便出而持机体机能活动的正常运行与协调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肝表现为尿多、尿浊的下消。肝藏血,肾藏精

5、,精血同源,肝阴的疏泄功能正常,则五脏六腑的气机调畅,肺得以宣发肃降,虚则可导致肾阴虚,精血亏虚,机体失于濡润则出现乏力、消脾升胃降,运化功能正常,肾得封藏,肺胃肾功能活动平衡协瘦等;肝郁化火,下劫肾阴,肾之开合失司,约束无权,水谷精调,则人体津液生成与输布正常,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得以微下注,故尿频量多,小便混浊如脂膏,有甜昧。肝郁气滞,濡养。《素问·五藏生成》日:“人卧血归于肝。”肝脏贮藏充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瘀;肝郁化火,灼伤阴血,亦可致气血足的血量,可以根据生理需要来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运行不畅。血瘀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之一,且消渴病多种并配,这对于维持机体在活动量的增

6、减,情绪的波动,外界环境发症的发生也与血瘀密切相关。瘀血阻于脑络,血溢脉外的变化等应激状态下各部分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起着重要则发为中风偏瘫;阻于双目则为雀目、白内障等;阻于肢体,作用。筋脉失于濡养则发为坏疽。一般在病程早期即有血瘀证的最早阐述消渴病与肝关系的为《黄帝内经》。《灵枢·出现,而且随着病程的增加,血瘀证的发生也明显增加,提示本脏》言:“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灵枢·五变》言:“怒则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时应该重视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冯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明清教授将仲景活血化疲方大黄鹰虫丸进行化裁,酌加益气养阴药物,命名为加味大黄廑虫丸。经

7、药理实验证实,具有良好的降血糖、降血脂,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为治疗糖尿病及收稿日期:2014—01—05慢性并发症之良方。临床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周作者简介:程相稳(1989一),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695·2014年4月河南中医April2014第34卷第4期HENANTRADIT10NALCHINESEMEDICINEVo1.34No.4从瘀论治消渴病夏米娜(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46)摘要:许多医家对于消渴病的治疗主要针对其基本病机阴虚燥热而设,以滋阴润燥为治疗原则。临床研究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