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50例-论文.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50例-论文.pdf

ID:55061339

大小:168.4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8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50例-论文.pdf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50例-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50例-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8月河南中医August2014第34卷第8期HENANTRADIT10NALCHINESEMEDICINEVo1.34No.8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5O例饶洪,周红勤,任伟宏(1.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46;2.河南省职工医院,河南郑州450002)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3.0g,维生素B6注射液200mg,葡醛内酯注射液6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益肝灵片,每次77rag,每日3次,口服

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口服自拟清热利湿保肝汤。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8.O%,治疗组有效率为100.O%,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关键词: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清热利湿保肝汤;茵栀黄注射液;中西医结合疗法本文引用:饶洪,周红勤,任伟宏.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50例[J].河南中医,2014,34(8):1514—1515.中图分类号:R259.1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5028(2014)0

3、8—1514—022009年1月一2012年7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18g,陈皮12g,丹参12g,神曲l2g,砂仁9g,虎杖12g,甘草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5O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6g。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600mL,分早晚2次温服。1.5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l资料与方法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西安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1.1一般资料100例为2009年1月一2012年7月就诊的炎防治方案》中的疗效标准拟定。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男32功能恢复正常,肝脾恢复正常或明显回缩,肝区无

4、叩击痛,肝例,女l8例;年龄18~46岁,平均28岁;病程3—17d,平均无触痛;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肝脾明显回缩或稳定,肝8d;热重于湿者27例,湿重于热者23例;属甲型病毒性肝炎功能明显好转;无效:经1个疗程治疗,症状、体征、肝功能无者35例,乙型病毒性肝炎12例,戊型病毒性肝炎3例。对改善或恶化者。有效率=(治愈+好转)/n×100%。照组男35例,女l5例;年龄18—48岁,平均29岁;病程3~1.6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15d,平均9d;热重于湿者25例,湿重于热者25例;属甲型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毒性肝

5、炎者37例,乙型病毒性肝炎10例,丙型病毒性肝2结果炎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1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1.2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西安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3排除标准排除年龄<18岁或>70岁;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心、脑、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1.4治疗方法2.2两组黄疸消退及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在黄1.4.1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3.0g,维生素B^注疸消退的患者中,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问7~

6、28d,平均15d;射液200mg,葡醛内酯注射液6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8~28d,平均20d。在谷丙转氨酶恢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口服益肝灵片,每次复正常的患者中,治疗组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时间14~2877mg,每日3次。d,平均18d;对照组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时间14~28d,平l4.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注射液均23d。两组黄疸消退时间及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时间比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同时口服自拟清热利湿保肝汤,药物组成:赤芍15g

7、,车前子12g,柴胡12g,白芍15g,郁金12g,白术15g,薏苡仁3讨论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属中医学“黄疸⋯‘阳黄”等范畴,中医认为以湿热瘀毒蕴于中焦,肝胆疏泄失常,脾胃运化收稿日期:2014~03—22失司为主要发病机制,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疏肝利胆和胃、基金项目: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编号:112300410031)化瘀保肝退黄为原则,给予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作用的作者简介:饶洪(1963一),男,上海人,医学学士,副教授。·1514·2014年8月河南中医August20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