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一中庞利伟案例和教学反思.doc

永和一中庞利伟案例和教学反思.doc

ID:55007100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6

永和一中庞利伟案例和教学反思.doc_第1页
永和一中庞利伟案例和教学反思.doc_第2页
永和一中庞利伟案例和教学反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永和一中庞利伟案例和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反思:新课程改革在轰轰烈烈进行,我也不例外,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有了自己一套方法,主要过程如下:课前出示本节学习范围及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课中在简单导入后,用五分钟自学和五分钟互学解决之前提出的问题,然后就是同学的展示过程,在展示的过程中学习本节内容并发现本节学习内容中的难点,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展示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读、板书、讲等。展示结束后就是当堂检测、本节收获、作业布置,特别说明的是作业布置要分层。一段时间以来,虽然进行的很难,但是可以照顾到班里的后进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后进生感觉到了关爱,上课不再睡觉了,也愿意回答问题了,真正感受

2、到了课前宣誓的回答错了也光荣的内涵。而学优生更是施展了自己的才华,在代替老师讲课时游刃有余,更加自信了。而最大的变化是把老师从课堂中解放出来了,课堂中出现了双赢的局面,新课改何乐而不为呢?案例1:今天学习的内容是8.1二元一次方程组,我照往常一样出示了学习范围及学习问题,学生展示结束后是当堂检测,其中有这样一题把学生搞蒙了。题目如下: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__(1)8x–y=y(2)xy=3(3)2x2–y=9(4)=2我以为学生会很顺利找到答案,结果事与愿违,除了第三个没选,其它选哪个的都有,甚至连我们班的理科尖子都坚定的选了第二个答案。我随口问什么是整

3、式,没有回应,再问什么是单项式、多项式及其次数…学生无语,心想糟了,在设计问题时忘了复习有关整式的内容,导致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理解的模棱两可,事实而非。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预见性,把教材吃透,做到有的放失。备课是要做到一备、再备、三备。案例2:年龄问题是列方程或方程组时比较常用的实际应用题,虽然教材上没有体现但却是考试的热门题。而学生对于身边这样的数学问题解决时往往是理不清头绪,为了突破难点,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我总是通过一个表格把问题化难为简。例如:一位老师和一位学生的一段对话:老师:“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一岁。”学生:“我要是你这么大时,你就37岁了。

4、通过这段对话,你能算出老师和学生的年龄吗?我首先让学生明白在年龄问题上两个人的年龄之差是不会变的,然后通过表格把问题难度降低。由于我们现在学习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所以解:设老师现在的年龄是x岁,学生现在的年龄是y岁,分析表格如下:时间老师的年龄学生的年龄师生年龄之差现在的年龄xyx–y老师假设年龄y1y–1学生假设年龄37x37–x由于年龄之差不变,列出等式:x–y=y–1=37–x,从而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其实运用表格可以很轻松的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之前我在帮助学生解决七年级上册销售中的盈亏问题时就运用过表格,效果很好。教学反思:一段时间以来,我发现学生

5、在运用方程(组)或不等式(组)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碰到较复杂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下手,后来我就琢磨发现运用表格可以把难度降低,分散难点,比如销售中的盈亏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格:商品售价商品进价商品利润商品利润率50201201008025%60—20年龄问题中的表格时间老师的年龄学生的年龄师生年龄之差现在的年龄xyx–y老师假设年龄y1y–1学生假设年龄37x37–x通过表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把问题的脉络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