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讲稿医学模式课件

教学讲稿医学模式课件

ID:5466417

大小:20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2-13

教学讲稿医学模式课件_第1页
教学讲稿医学模式课件_第2页
教学讲稿医学模式课件_第3页
教学讲稿医学模式课件_第4页
教学讲稿医学模式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讲稿医学模式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学模式-------是对医学的总体认识。即解释健康与疾病现象和处理医学问题的科学观。反应了人们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也是对医学理论的高度哲学概括。在临床工作中主要指医务人员的医学观和医学思维方式,是人们在医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和诊治医学问题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即认识与分析健康和疾病的哲学观点与方法。医学模式1)古代经验医学与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巫医中医学----整体观、阴阳五行学说古希腊医学----四元素学说、四体液学说、体质学说2)近代实验医学机械论医学模式时期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演变机械论医学

2、模式时期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开始的一系列科学革命,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使人们对人体和疾病的本质从系统、组织、细胞,甚至分子等不同层次加以认识,揭开了古代医学模糊笼统的面纱,露出精确而清晰的现代医学的面目。欧洲和北美出现个人开业服务。通科医疗兴起,通过家访、守候在病人身旁,为病人及其家庭治病,能为病人治疗各种疾病,在病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在西方医学中占领导地位。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model)是医学界占统治地位的思维方式;文艺复兴时代发展起来;以生物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医学,对人这一生物机体进行解剖分析

3、,力图寻找每一种疾病特定的病理生理变化,并发展相应的生物学治疗方式;特点是使用还原论方法追求特异性,寻找特定的单一的病因和处理方法医生注意力集中在生物医学方面,疾病是这一模式关注中心,是医学进入专科化时代。(一)生物医学模式宿主---环境---病原体人们运用生物学观点与方法认识生命、健康与疾病,认为健康是宿主、环境、病原体三者间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受到破坏便发生疾病。这种以维持生态平衡的医学观为基础所形成的医学模式,即是生物医学模式。(二)生物医学模式成就以数百年来的生物科学的重大发展为基础,并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发展出各种高科技

4、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手段,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对于疾病的防治、维护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19世纪诊疗技术不断发展:1819年发明听诊器1895年发现X射线1896年发明血压机1901年心电图机问世……2)1889年美国JohnsHopkins医学院开始医学教育改革:2年学基础、2年学临床的医学教育模式。1910年A·Flexner发表考察报告,肯定了将临床医疗与教学、科研融为一体的教育模式。3)青霉素的研制成功是医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一系列抗菌素以及疫苗等的问世,被称为“魔弹”。使当时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得到控制。发达国家

5、完成了第一次卫生革命。4)医学专科化在20世纪发展到了顶峰从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生物大分子,向微观世界深入,使疾病在生物学方面能得到精确定位,诊断、治疗和预防都高度特异化,形成了许多二级学科。医学专科化发展的两个重要转变——学科体系发生本质的变化——工作手段迥然不同形成了以医院为中心、以专科医师为主导、以有关生物学疾病为目标的观念。医生在人们心中树立了神圣的形象。通科医疗不再受到重视。(三)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把人看作生物体----其思维方式是以还原论为基础的(四)生物医学模式的优越性:1)以生物科学为基础

6、,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2)理论和方法简单、直观,易于掌握;3)辅助检查如实验室检查、活体或尸体检查结果可以得到科学方法的确认;4)可使医师治愈许多原来是致命的疾病,并控制许多尚不能治愈的疾患。(五)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1)立足于生物医学;强调客观、量化;注重人的生物学指标的测量;2)以疾病为中心解释病人的健康问题,将疾病与病人割裂,视疾病为独于社会行为的实体;而且要求以躯体不适的过程来解释行为的障碍,而任何不能做如此解释的障碍都必须从疾病的范畴中排出去。3)疾病是一个自主的主体,以通用的准则来解释疾病,而与病人的生活背景无关。4)医

7、生的服务越来越依赖高科技设备,与患者的交流越来越少,医患关系物化。(六)生物医学模式不足1)以疾病为中心,忽视病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致使诊治过程机械化和失人性化;2)医患关系疏远,病人依从性降低;3)医师思维的局限和封闭,注重对病人的治疗,往往忽视预防是医学照顾的一部分,导致促进健康的预防干预措施收效甚微。4)为提高医疗质量、避免医疗纠纷、保证经济效益的医疗环境下,过度的医疗、对新药新技术以及新疗法的追捧,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维护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

8、cialmedicalmodel)1957年,英国精神分析学家MichaelBalint教授在仔细分析了医患关系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概念,阐明了再诊断与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应该了解患者的生活特点、社会环境与疾病产生的过程,应当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