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320805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15
《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打造名师名校工程(201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打造名师名校工程——实验中学教育科研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袁本雄一、工作思路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助推器。一年来,我校教科研工作以服务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宗旨,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为研究重点,以教科研活动和课题实验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努力推行集体备课——跟踪教学——反思交流——推广应用的校本研修模式,积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汗水换来春满园,2013年上一中人数达157人,综合评估在全市162个学校中名列第十四名。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局领导的关心与厚爱,离不开信息中心领导与专家的亲临
2、指导,更离不开“乐于吃苦、无私奉献、敢于争先”的实中人的拼搏精神。下面,就我校在教育科研方面的几点做法与各位分享,恳请赐教。二、具体措施(一)、抓校本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要求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本年度,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扎实开展业务培训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第一、思想引领。暑期教师培训期间,我们聆听了梅局长、谭局长的精彩报告,老师们热烈的掌声告诉我们,他们的报告启迪了思想、开阔了思路、激荡了心灵;从老师们激烈的讨论中迸发出来的思维火花可以看出,老师们
3、的心灵深处有如沐春风般的温暖、如饮甘露般的清甜。第二、专家引领。如果说校本教研是教师、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专家引领就是一面旗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为解开困扰我校小组合作学习的瓶颈,9月18日,我们再一次请来昌乐二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专家,来我校亲临指导,与老师们进行零距离交流,沟通心灵,为我校校本教研之花播撒一缕阳光。第三、同伴互助。我们将以新一轮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教研组为单位,采用同伴互助的方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新旧教材中变动较大的内容,由学科教研组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明确掌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和知识体系,真正
4、做到把握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第四、落实常规培训。一是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活动。在这里,希望参加培训的老师自觉遵守培训纪律,按要求参与培训学习,自觉维护好个人和学校的声誉。返校后先将外出学习汇报材料上交到王宇珍老师处,凭王老师的签字报销差旅费。二是积极组织参与县人社局组织的公共课培训。三是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和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年轻教师快速健康成长。最具学校特色的校本培训就是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学校由工会牵头出台《实验中学教师读书方案》,放假前,学校把统一购置的一百多本名著分发给每一位教师,教师充分利用寒假时
5、间阅读一本名著,并按要求完成作业。新学期,学校利用政治、业务学习时间,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学校对表现积极的教师给予奖励,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二)、抓过程管理,突出我校教研特色我们认为,在工作中突出重点会使教育科研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把开展具有我校特色的教科研活动作为科研工作的重点,让我校教科研活动逐步形成“序、全、活、实”的特色。1、“序”:就是让我校科研活动井然有序。不管是教科室工作,还是各课题组成员开展具体研究,要求事先必须制定计划,然后按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本学期结束,老师们的研究成果以论文、总结的形式体现出来。“序”的
6、特色还应体现在课题研究的逐渐深化上。我们将把各课题的申报、研究以及成果推广作为贯穿研究过程的主线。本学期,我们将会把《自修-反思式校本培训实验研究》、《中学生学法指导》、《校本课程及学校特色研究》等已结题的课题成果与经验应用到“小组合作学习实验”和学校德育课题中来,让课题实验更顺畅、更充实,把课题研究的成果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2、“全”:是让我校科研活动全面开展。(1)、拓宽选题面。本学期我们将结合学校、班级或教师的教学实际来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验”。这样,我校课题可以覆盖到所有学科,教科研工作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2)、扩大参与面。从教育局
7、到学校,各级领导非常重视我校的“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我们也深知: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科研型的教师才能更好地适应这次变革。同时,学校也将参与科研活动作为评优、晋级的必要条件之一。目的在于激发老师们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扩大参与科研活动的覆盖面。3、“活”:就是让灵活性成为我校教科研工作的特色。(1)、“教”与“研”结合。离开了课堂,教研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年度,我们把课题根植于课堂,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并将“三课达标活动”与“课内比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三课达标”为主线,落实“课内比教学”的
8、相关要求。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引导、指导、协调职能,构建一支“学-研-教”一体的教师群体,积极推行集体备课——跟踪教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