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从“制度陷阱”到“制度红利”-论文.pdf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从“制度陷阱”到“制度红利”-论文.pdf

ID:53908532

大小:38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7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从“制度陷阱”到“制度红利”-论文.pdf_第1页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从“制度陷阱”到“制度红利”-论文.pdf_第2页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从“制度陷阱”到“制度红利”-论文.pdf_第3页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从“制度陷阱”到“制度红利”-论文.pdf_第4页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从“制度陷阱”到“制度红利”-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从“制度陷阱”到“制度红利”-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总290期第2期贵州社会科学Vo1.290。No.22014年2月GuizhouSocia1SciencesFebruary.2014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从“制度陷阱"到“制度红利”文0登士蜀黄勤又玲(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64)摘要: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已成为当前生态文明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通过从政府、市场、公众三个层面系统分析当前中国

2、生态文明制度,发现生态文明制度尚没有达到优化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遭遇重重陷阱。对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创新生态文明政府管治制度、完善生态文明市场化推进途径、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制度,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释放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红利”。关键词: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制度陷阱;制度红利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24(2014)2—017—021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实紧迫性。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然而,自中共“十七大”正式提出生态

3、文明建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构建设以来,中国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中共“十八大”从事关民族福祉和长远发展济增长方式、发展绿色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的高度,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中国经济、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控制主要污染物排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的高度,并在大力推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等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工作部署中首次提出“加个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生态文明制度理论研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共“十八届三中全究和实践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离“十八届三中会”将生态文明

4、制度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六大方全会”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面之一,并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l2国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l2]目标尚有差距。因此,家两次党的重要会议分别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度建设”和“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彰显出国中的矛盾与问题,谱写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新篇家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高度重视,更表明了生章,不仅需要制度建设,更需要系统完整的生态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未来十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和重点问题研究”

5、(10&ZD024)。作者简介:刘登娟,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黄勤,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邓玲,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18贵州社会科学总第290期文明制度体系构建与创新。如何构建和完善生部门也分别从部门职能角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态文明制度体系成为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二)生态文明制度是由空间开发制度、资源二、生态文明制

6、度体系的多维度构建节约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及其相关制度构成的制生态文明制度建立的价值基础是尊重自然、度体系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将自然提升到人与自然平中共“十八大”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等的主体地位。生态文明制度建立的经济学基行了四大工作部署,分别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础是对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提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出的“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批判,是追求经济效境保护力度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l_1]基于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构成的综合效益最大化。此,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

7、度体系应该深入到生生态文明制度的实质是对工业文明制度下“人类态文明建设的每一个具体工作部署,细化为国土中心主义”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价值取空间开发制度、资源节约制度、自然生态系统和向及其制度安排的变革,是从“体制”、“机制”、环境保护制度以及其它生态文明相关制度。国“政策”、“法规”等正式制度层面和“道德”、“观土空间开发制度以生产空间高效集约、生活空问念”、“习俗”、“惯例”等非正式制度层面,发挥制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准则,划定生态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力、规范力和约束力,保护红线

8、,实施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生产生活方式在全社优化经济社会活动的国土空间布局,为子孙后代会推广。对于“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留下更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国家层面,我国度体系”这一全新命题,本文从生态文明内涵属已颁布实施了《全国主体功能规划》、《全国生态性维度、生态文明建设四大工作部署维度和生态功能区划》、《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纲要》、《国家文明建设参与主体维度对生态文明制度进行系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规划》等文件,地方统构建。层面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