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846761
大小:19.8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08
《《秋思》教学设计苏小琳.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读写结合教古诗──《秋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秋思》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本组课文的主题是“浓浓的乡情”。设计的目标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二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物表达出来;三是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情感积累。《秋思》语言平实而情韵绵长,诗歌的语言、意境方面有很大的挖掘、发挥的空间,为了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情感积累,感悟诗人复杂深沉的乡情,我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
2、策略与学生共同学习《秋思》。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会背诵、默写《秋思》。 2、感知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领会《秋思》叙事抒情的特点,体会本诗平淡、本色的语言中包含的艰辛的构思过程和复杂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课前读写积累乡情主题的诗歌,积淀语文素养和情感体验 2、课堂通过读写互动、说写结合来领会诗情、想象意境、品味诗句、丰富和积累语言。 3、通过课后练笔中巩固知识,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体会感悟作者乡情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情感。 2、在品味诗歌写作特点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美妙,进一步培养学生喜爱古诗、
3、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思乡主题的古诗词3-5首 2、课件(诗句及相关知识链接)背景音乐(二胡曲) 学生准备:课前积累的作业,积累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课前读写,积累素材 1、学习了《泊船瓜洲》之后,你自己读了那几首关于乡情的诗词,在积累作业上写下来,注明那些是写景抒情,那些是写事抒情。 2、关于张籍,你知道多少?记下来。 3、读一读《秋思》,画出你认为好的词语和诗句。 二、激趣导入,读写词句,感知秋思。 1、背诵古诗,创设氛围。(请3-5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学习了《泊船瓜洲》,我们知道了王安石的乡愁就是那徐徐的春风,遥远的家乡在明月下显得是那样近
4、,只隔几重山就到了。我们在过去的学习中,在课外阅读中肯定积累了不少关于乡情乡思的诗歌,请同学来展示一下,大家共同分享。 你体会一下,你刚才背的这首诗是写景抒情,还是写事抒情? 2、背诵《秋思》。 今天,我们学习唐代诗人张籍写的《秋思》,这首七言绝句字面上非常简单,没有生字,让我们来齐声背一背。先看一看,记一记,背一遍,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再看一遍背第二遍。 3、解题,感知秋思。 大家知道,张籍是唐代吴郡(苏州一带)人,现在客居洛阳,(课件展示简图,指一指)因思念家乡,写下了这首《秋思》,(板书课题) “思”字,“心”上一个“田”,作者的“心田”里是怎样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呢?是
5、什么引起了张籍的乡愁?(秋风) 秋天有哪些境象可以引起人们的“秋”之“思”呢?把以“秋”开头的两个字的词语在积累练习本上写下来,写成一行,读一遍。 (秋天、秋风、秋霜、秋月、……)(课件) 这些事物、景物都可以引起我们感受到秋天来临,种种思绪萦绕心头,秋是怎样的景象呢?用四个字的词语描绘一下 (秋风习习、秋风萧瑟、秋高气爽、秋雨绵绵、秋江明净、秋山如洗、秋虫啾鸣、层林尽染、霜气袭人、雾霭沉沉……)(课件) 这么多的词语啊!老师读读这些词,就想起就感到秋天来临的一股萧杀之气了,就感到了秋的凄凉、寒冷,就想回到温暖的家里。离家在外的人,此时此刻,肯定更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自己的亲
6、人。 你知道古时候把离家在外的人叫什么吗?说一说,品味品味,秋天来到时他们的感情变化。 (游子、客居他乡、漂泊异乡、宦游四海、侨居异国……)(课件) 4、朗读指导。 他乡的游子,对家乡、故乡、故国的思念之情就叫做乡情。时光荏苒,岁月沧桑,时间在变,人事在变,这份乡情却一直深深埋在心底,让人梦绕魂牵。因为这份情感太深沉,所以我们变得敏感,春花秋月,草长莺飞,都时时拨动我们的心弦,远在他乡的游子就产生了难以言表的乡愁。哪怕只是一枚落叶,几缕秋风,都勾起游子的乡愁。张籍乡愁就是被洛阳的秋风引起的。我们把自己当作客居在洛阳的张籍,想一想他的心情,我们用张籍的感情和语言来朗读这首《秋思》
7、。 三、读写诗句,进入情境,理解诗意。 1、读完之后,我们一起把这首《秋思》写下来,老师在黑板上写,同学们在作业本而上写,注意把诗歌写在作业本的左边,注意写得整齐美观。 2、结合注释揣摩诗句的意思。把不好理解的词句圈起来,在你认为含义、情感比较深刻的词下面打上重点号。 3、将诗句的意思用一段通顺连贯的话写在诗句的右边。 4、同桌交流,将诗句意思说完整。 5、想象作者复杂的心情,写信、拆信的情景,轻声诵读古诗。 四、品读诗句,把握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