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doc

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doc

ID:53792620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7

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1页
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2页
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3页
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病毒性肝炎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笔者对6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甘利欣,对照组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两组对比,从降酶和退黄速度来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故认为甘利欣是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甘利欣;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43-01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1999年4月一2000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甘

2、利欣组(治疗组)和门冬氨酸钾镁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情况见表lo表1治疗前两组患者情况(X±s)1.2诊断标准:依据200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会议标准。1.3治疗方法:1.3.1甘利欣组:甘利欣注射液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3.2门冬氨酸钾镁组: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治疗中两组病例均予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C、肝泰乐等。1.4观察内容:1.4.1症状和体征:包括乏力、纳差、恶心、呕

3、吐、腹胀、尿黄、肝大等。1.4.2肝功能: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2结果2.1症状和体征: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胀、尿黄等经治疗后均在较短时间内消失,肝大改变不明显,两组无明显差异。2.2肝功能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ALT与T-B订变化分别见表2及表3O从表2可以看出,甘利欣组的降酶速度明显优于门冬氨酸钾镁组,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83.3%的患者ALT恢复正常,而对照组为56.7%,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异(PV0.05)。从表3可以看出,甘利欣组的退黄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甘利欣组有80%病例T-Bil恢复正常,对照组仅为4

4、3.3%o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V0.01)。表2两组治疗后ALT的结果比较表3两组治疗后T-B订的结果比较3讨论甘利欣注射液对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效果与门冬氨酸钾镁组对照分析,从疗效看,两组病例均在1个月左右完全康复,无显著差异,但从降酶和退黄速度来看,甘利欣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甘利欣是甘草酸的复方制剂,其有效成分为甘草酸二胺,甘草酸主要通过抑制磷酸酯酶A2活性和前列腺素E2形成而起抗炎作用,使肝组织炎症减轻。甘草酸又具有保护膜结构的功能,提高细胞对化学伤害因素的抵抗力,抑制ALT等释放并能稳定溶酶体膜,减少伤害组织细胞的各种酶释放。故认为该药是通过抗炎及稳定膜

5、结构而起降酶及退黄作用。甘利欣是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药物。参考文献[1]刘传道,张秀华•提高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远期疗效探讨•实用肝脏病杂志,1998,3(3):169[1]张以华,王常雨,康继友•甘利欣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200例疗效观察.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1):16[2]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56-6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