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外之意”与西方语用意义理论研究

汉语“言外之意”与西方语用意义理论研究

ID:5375594

大小:365.8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8

汉语“言外之意”与西方语用意义理论研究_第1页
汉语“言外之意”与西方语用意义理论研究_第2页
汉语“言外之意”与西方语用意义理论研究_第3页
汉语“言外之意”与西方语用意义理论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汉语“言外之意”与西方语用意义理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正第31卷第1期汉语“言外之意”与西方语用意义理论研究张梅一(山东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济南250014,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3)摘要:中国传统的“言外之意”跟引自现代西方的“语用意义”概念所指相同。关于“言外之意”和语用意义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古代语用学思想关注的焦点和西方语用学研究的核心。梳理中国传统思想中关于“言外之意”学说的各个学科视角和西方语用学理论中关于语用意义的产生和推导机制是研究二者关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当代汉语语言学研究者才能构建体现汉语特色和适应汉语实际需要的语用学理论体系。关键词:言外之意;语用意义;语用原则:语用策

2、略中图分类号:H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27(2014卜01—0146—04姜望琪指出:“语用学是研究‘言外之意’的学科。中象分析和逻辑归纳能力.欠缺理论意识,因而导致我们对国传统文献中对于“言外之意”现象概念的界定,其表述“言外之意”的探讨显得零散和单薄。都比较模糊。我们认为,“言外之意”是说写者在特定语(二)中国传统修辞学中的“言外之意”境中表达字面意义的同时表达出的与实际交际意图有修辞学研究声音的锤炼、词语的选择、句式的变换关的意义。西方语言学界普遍认为语用学和语义学各自等,来增强表达效果,达到交际目的。常利用比喻、借代、拥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方法,Gfic

3、e从语言交际的本质出通感、反语、委婉等辞格表达言外之意。对“言外之意”类发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意义,他称之为自然意义型的概括,最有代表性的是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谈(naturalmeaning)和非自然意义fnon—naturalmeaning),后到“言外之意”修辞现象时。对其所作的分类。钱钟书将者即说话者意~..(speaker’Smeaning。话语意义体现了说“言外之意”修辞现象概括为“含蓄式”和“寄托式”两大话人的说话意图。体现了一定的语法形式在特定的语境类。陈丽梅(2012)认为这两类“言外之意”的划分是以其中所具有的交际功能。这种语言在具体使用的特定语境实现的不

4、同途径为标准划分出来的。但是钱钟书对“言外中所产生的意义就是语用意义。之意”的这种分类相对比较笼统。一、中国的“言外之意”学说(三)中国古代形式/逻辑语用学对意义的推导(一)零散的“言外之意”思想逻辑语用学着眼于语用推理的研究,即话语在特定在我国,对“言外之意”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中语境中的具体意义的推理。中国古代的语用学思想突出国自古就有言义之辩,这可追溯到《易经·系辞》。子日:地表现为应用语用学.理论研究主要是对语用思想的推理。“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古代文人追求言外之意是因为这里择其《易经》的符号推理、辩学、名学和训诂推理言外之意与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文化心理有着深厚的渊简

5、要介绍。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古代,虽有名、辩研究之源。但是我国绝大部分语言学者的研究重点放在了“可实。却无“名学”、“辩学”之名,这两个术语是我国近代学说之意”上.即建立在言语行为和会话含义理论基础上者提出的。的、受语境干涉的言外之意。我们认为,在这个层面上,1、《易经》的符号推理。《易经》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传统的“言外之意”跟现代的“语用意义”的概念所指相一个符号系统,充满了形式化的逻辑思想。占筮者根据卦同。《论语》、《庄子》、《文心雕龙》等文献中均有“得意忘象和占辞,结合问卦者的背景知识,来预测凶吉,这种推言”、“意在言外”、“由形探神,得言外意”等朴素的语用意理可视为一种广

6、义的语用推理。义思想萌芽,但是限于中国人注重整体的具象思维方式2、辩学。辩学是以驳倒对手观点以证明自己观点、思和“意会大于言传”的语言运用传统,缺乏西方学者的抽想为目的一种学术方法.也是语言运用、语用推理的高级作者简介:张梅一(1984一),女,山东济南人,山东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北京语言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语言学及对外汉语教学。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13YCX201。·146·形式。例如邓析的形名之辩,墨子与公输般的攻守之辩。话人在听到话语之后是如何理解说话人要表达的另外曾祥云(2O

7、LO)认为:“如果我们不作强解的话,《墨经》的那层意思的。这其中依靠的就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推’就是指‘类推’。”我们认为,在《墨辩》以及其它先秦共有知识、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以及听话人所具有的一般典籍中,使用了今天所谓的“类推”的逻辑语用方法,但是的分析和推理能力。Searle把间接言语行为分为规约性并不能说在先秦就有了关于“言外之意”理解的语用学理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使人们认识到话语的结构和话语3、名学。在《论语·子路》篇里,孔子提出了“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