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746703
大小:1.02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4-25
《等比数列说课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说课稿等比数列等比数列(一)教材分析(二)目标分析(三)教法学法分析(四)过程设计(五)板书设计(六)评价分析说课稿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5,第二章第四节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一种常用数列,即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另一种常用数列。教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讲解等比数列的概念,通过列表、图像、通项公式来表达等比数列,把数列融于函数之中,体现了数列的本质和内涵。本节既是本章的重点,同时也是教材的重点,可见本节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它在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教材分析说课稿2、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
2、式。3、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学情分析一方面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另一方面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已初步形成对数学问题的合作探究能力。这两方面都为学习本课内容打下了基础。说课稿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结合以上学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二、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比中项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比数列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的探求,引导学生运用观察、类比、分析、
3、归纳的推理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探究新知识,使学生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相互合作的精神。让学生主动融入学习,感受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三教法与学法分析教法分析:等比数列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也是以后学习的基础,鉴于这种情况,安排教学时,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类比,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等比数列学法分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阅读教材,以恰当的问题为纽带,给学生创设
4、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感悟数学。●四、教学过程设计按照人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形成过程,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分为复习提问、新课引入、概念形成、深化探究、典例解析、练习巩固、归纳总结、布置作业等八个部分,具体如下:(一)复习提问:1、等差数列的定义是什么?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等差中项?等比数列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类比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用熟知的等差数列的内容来分散本节课的难点。实例1、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构成数列:1,2,4,8,…(二)新课引入等比数列古语: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木棒每天的长度构成一个数列:实
5、例2:(二)新课引入等比数列实例3.银行有一种支付利息的方式——复利,即是把前一期的利息和本金加在一起算作本金,再算下一期的利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利滚利”.比如,现在存入银行1万元钱,年利率是1.98%时间年初本金(元)年末本利和(元)第1年1000010000×1.0198第2年10000×1.0198第3年第4年第5年10000×1.0198210000×1.0198210000×1.0198310000×1.0198310000×1.0198410000×1.0198410000×1.01985(二)新课引入等比数列①1,2,4,8,…②③1,20,202,203…④10000×
6、1.01981,10000×1.01982,10000×1.01983,10000×1.01984…共同特点: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思考:以下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等比数列(二)新课引入设计意图:这种联系现实世界引入概念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将客观现实材料和数学知识融为一体,实现“概念的数学化”,直观感知等比数列的概念或其数学表达式等比数列等比中项1、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等于,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比同一个常数2(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的依据)(三)概念形成设计意图:让学生类
7、比之前学习的等差数列,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从而培养学生的类比和归纳能力。等比数列思考1:等比数列的公比q能取0吗?×对等比数列的认识:(2)等比数列的每一项都不为0,即 ;(1)等比数列的首项不为0;(3)公比不为0.等比数列思考2:有无数列是既等比又等差的?注意:当 时,数列 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当 时,它只是等差数列,而不是等比数列.设计意图: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问题自主思考,加深对等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